北約在烏克蘭測試作戰技術人工智能協調行動
據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網站1月9日報道,北約國家將烏克蘭作為試驗場,不僅用來測試新型武器,還用來測試作戰技術。俄羅斯火箭和炮兵科學院顧問、歷史學副博士奧列格·伊萬尼科夫對《論據與事實》周報網站說,烏軍近期在襲擊庫爾斯克州時使用了人工智能(AI)。他表示,西方已然在為未來的軍事沖突做準備。
AI確實能夠提升作戰效率,但該技術同樣也對部隊的技術基礎有更高的要求。
伊萬尼科夫強調,烏軍1月5日試圖在庫爾斯克州發動新一輪攻勢,這次行動十分重大。他說:“因為俄軍,行動沒有成功。但烏軍在這次行動中試水了新能力。”
這位軍官表示,對作戰行動的分析表明,烏軍使用人工智能以協調行動。烏軍過去不具備這樣的協調性。
伊萬尼科夫說:“西方正在為網絡中心戰做準備。過去烏軍給士兵分別布置任務,士兵根據自身能力執行,如今還是分別布置任務,但根據一定的行動算法且任務完全受到控制,士兵無權自行開火或擅自行動,而是必須按照統一指揮系統的指示行事。即使指揮系統完全錯誤并可能導致士兵死亡,士兵也不得不執行被指派的任務,以免被指控違反命令。”
伊萬尼科夫以電腦策略游戲為例。他認為:“控制襲擊庫爾斯克州烏軍的是人工智能,而不是尋常意義上的指揮官。人工智能指定方向、決定需要使用的武器,各部隊間有聯系。這就像玩電腦游戲。西方正是如此看待俄烏沖突的。因為一名烏克蘭士兵的生命與在游戲中購買一個角色等價。”
這位專家強調,這種技術以前沒有,至少沒有在實踐中應用。“這是盎格魯-撒克遜軍隊的夙愿。科學和技術基礎已經打好,應當接受測試。目前正在付諸實踐。對于西方戰爭理論家來說,庫爾斯克州是合適的模擬平臺。”
烏軍在庫爾斯克州的行動表明,西方正在為什么樣的未來戰爭做準備。伊萬尼科夫估計,北約國家有意改用由計算機而非指揮官進行決策的系統,這可以簡化集群部隊的管理。
這位軍事專家還說:“西方將技術裝備之戰強加給俄羅斯。未來或許會發生爭奪北方航道和北極的軍事沖突。這就是為什么唐納德·特朗普說,美國有必要控制格陵蘭島。客觀地說,你不能拿著自動步槍在北極到處跑。需要的是技術裝備、高精度武器。回想一下,1941年德國國防軍遭遇坦克潤滑油凍結的情形。他們對此沒有做好準備。因此,如今西方正在早做準備。而烏克蘭是合適的試驗場,可以用來測試技術,令所有錯誤暴露并加以改正。”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