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證券電子2025年度投資策略:AI賦能復蘇自主可控加速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聯證券發布研報稱,2025年,全球供需發生較大變化,需求端關注AI硬件落地、內需拉動下帶來的換機需求,隨著AI大模型的出現和普及,AI眼鏡開辟了另一條發展路線,多家大廠布局有望帶動AI眼鏡加速落地。供給端中國多數設備企業進入美國進口限制實體清單,對于國產設備、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有望提速,關注半導體產業鏈的國產替代,建議關注四條投資主線:AI終端、內需復蘇、算力基建、自主可控。
國聯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AI賦能終端硬件換機與升級
當前智能手機處于溫和復蘇階段,2024年Q3全球手機銷量連續5個季度同比正增長,AI加持和補貼政策等因素有望驅動手機銷量重回增長周期。面對AI手機高能耗的特點,硅碳負極材料電池由于能量密度高,或將成為主流電池選項;VC均熱板也將在AI終端發展趨勢下迎來長期發展空間;而在顯示方面,疊層OLED具有高亮度、低能耗、壽命長的特點,或將成為手機屏幕的重要技術趨勢之一。隨著AI大模型的出現和普及,AI眼鏡開辟了另一條發展路線,多家大廠布局有望帶動AI眼鏡加速落地。
提振內需促進半導體周期復蘇和創新
多個省份陸續落地手機補貼政策并加大對3C產品的促銷力度,對3C產品消費刺激明顯,射頻、CIS、模擬等下游3C占比較高的芯片公司有望受益于促消費帶動的復蘇與創新加速。射頻方面,L-PAMiF、L-PAMiD是價值量最大的模組,國內企業量產突破海外壟斷。CIS是決定攝像性能的關鍵,有持續的升級需求。模擬方面,部分環節國產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并購重組有望助推產業集中度提高。
AI算力需求與日俱增,端側算力蓄勢待發
2024年12月10日凌晨,OpenAI發布文生視頻應用Sora,可以生成分辨率高達1080p、時長長達20秒、還能去水印的視頻,多模態生成式AI應用或將推動算力需求呈指數級提升,對訓練和推理端算力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4年3月英偉達推出GB200系列產品,算力達到H100的30倍,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基礎算力需求。
在應用端,AIGC下游應用場景逐漸豐富,AIoT物聯網方案產品需求也有望不斷增加,未來推理側或將成為算力產業鏈發展的長期驅動力。
設備國產化加速,材料周期觸底
中國多數設備企業進入美國進口限制實體清單,對于國產設備、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有望提速。目前,國內大類設備基本完成替代,部分設備零部件主要由國外廠商供應,先進節點設備、零部件有望迎來發展機遇。
此外,國產FAB代工份額逐步提升,國產材料有望持續受益。先進封裝為芯片性能繼續提升提供更多可能,Chiplet、2.5D/3D封裝、混合鍵合等新興產業技術有望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是國產封測公司需要重點突破的方向。
投資建議:關注AI創新與自主可控
(1)AI終端:建議關注AI手機、AI眼鏡;(2)內需復蘇:建議關注半導體周期復蘇及創新產業鏈;(3)算力基建:建議關注GPU、PCB、服務器等產業鏈;(4)自主可控:建議關注設備材料、先進封裝產業鏈。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復蘇不及預期的風險、消費電子終端出貨量低于預期的風險、AI及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增速低于預期的風險、國際貿易摩擦的風險、國產化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等。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