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點亮智慧教育新未來,虹口區啟動人工智能教育試驗區建設

點亮智慧教育新未來,虹口區啟動人工智能教育試驗區建設

新火種    2025-01-27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點亮教育的每一個鮮活場景?1月11日,虹口區正式啟動“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試驗區”建設,發布《虹口區“上海市人工智能試驗區”建設三年行動規劃(2025-2027年)》。

為深入落實《上海市推進實施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4-2026年)》八大行動,根據《虹口區“上海市人工智能試驗區”建設三年行動規劃(2025-2027年)》,虹口區的人工智能教育將著力實施三大工程——“人工智能區域課程體系建設工程”“人工智能賦能教師專業發展工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探索工程”。

未來三年,虹口將立體構建院、校、社聯動、科學教育與智能教育相融通的虹口區人工智能課程資源體系,同時以“快閃培訓”為主要手段,以“AI專員”為樞紐,扎實推動人工智能在各個學校實現與教學過程深度融合。大會同步發布了12項“首批虹口區人工智能試驗區重點實施項目”。

活動現場,虹口教育的第一個智能體“數智小虹”主持了學校經驗分享環節。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虹口區曲陽第四小學校長朱依黎帶來了微報告《從“預見”到“創見”——曲陽四小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與行》,展示了學校人工智能教育的多重舉措。隨后,復興實驗中學的五位教師與虛擬學生、名師數字分身同臺亮相,共同演繹了情景劇《快閃式培訓,沉浸式成長》,以生動的形式展現了智能時代的教師培訓模式,以及虹口教師對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過程中利與弊的深度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大會還創新發布了虹口區教育智能體導航系統(“HEADS”)。虹口區教育局局長孫磊表示,HEADS基于“數智虹教”云平臺進行搭建,向全區師生提供一站式“安全、可信”的教育智能體應用集群。據悉,虹口區十余所學校的教師已經自發通過低代碼搭建了名師數字分身、學科教學、協同育人等多個領域的100多個智能體。

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不確定性對學校教學可能帶來的風險,大會同步發布了《虹口區學校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暫行管理辦法》。《管理辦法》以“不發展是最大的不安全”為核心理念,從“發展與應用”“治理與規范”“安全與保障”“監督與評估”四個方面,“班級”“學校”“區域”三個層級對學校應用人工智能設定了標準,為勇于創新者保駕護航。根據公開信息,這是國內基礎教育領域最先發布的區域層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管理辦法。

為高質量推進試驗區創建工作,虹口區聘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永智、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后慶、上海開放大學校長賈煒、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四位專家擔任戰略顧問,并組建了由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單位共16位專家組成的專家智庫。

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后慶表示,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將是教育的未來方向。虹口區的人工智能教育試驗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學習方式,還將通過智能技術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