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人工智能應用掘金點
“北京市是國內人工智能發展的策源地,人工智能浪潮仍處于初始階段,后續還有許多應用,具身智能將成為人工智能大模型下一個發展路徑”,近日,北京市經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建國給北京人工智能發展劃下方向。
2024年北京市備案上線大模型105款,穩居全國首位,全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同比增長12%。2025年北京市將實施“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打造10個以上“人工智能+”標桿示范應用場景。想象空間已經打開,在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期間,北京商報記者通過相關產業代表,畫出了人工智能應用未來的走勢。
挖掘體育潛力
在近日召開的北京兩會上,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楊秀玲介紹,2024年北京市出臺“人工智能+”行動計劃,面向全市常態化征集了首批10家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聯合研發平臺。
這10家平臺對應的應用場景分別是金融智能決策、政務服務、產業態勢感知、視聽內容安全、精密制造、智慧氣象、網絡信息治理、運動訓練、基礎教育、體育視覺傳播。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格靈深瞳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趙勇的一則建議就圍繞著體育、運動進行。他建議引入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加快中小學校園智慧操場的建設步伐。在操場配備智能運動監測設備,能夠實時、精準地記錄學生的運動數據,包括運動姿態、運動強度、運動時長、心率變化等,建立個性化的運動檔案。
“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智慧操場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運動目標和運動能力,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處方和訓練方案,同時解決學校體育運動資源不足的問題?!彼€以體育考試向北京商報記者舉例,“奧運會、世界杯上的鷹眼技術,已經應用在北京中考體育考試上,把人工智能應用于體育訓練、考試上,可以提升公平性和效率。”
提效內容創作
視聽內容是北京市首批10家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聯合研發平臺瞄準的方向之一,北京兩會“深化改革促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維亮在介紹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時也提到了相關應用,“生數科技發布國內首個文生視頻模型Vidu、快手支持生成2分鐘超長視頻”。
在和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宋婷婷交流時,她提到,“人工智能在提升內容制作效率、豐富內容創作形式、個性化內容推薦與分發等方面有著積極的助推作用。北京市可以在內容創作與產業融合上面進行發力”。
在她看來,北京市在融合方面具有多方面優勢。“北京市在內容創作領域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完備的產業鏈基礎。作為全國的文化中心,北京市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內容產業基礎,為人工智能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無論是文化傳媒、廣告創意還是數字娛樂等領域,都有大量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等待挖掘?!彼捂面孟虮本┥虉笥浾弑硎?。
制定具身智能計劃
作為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技術路徑,具身智能受到全球廣泛關注,目前正處于技術突破性爆發、商業化落地前期的關鍵階段,北京市已有行動計劃。
據劉維亮介紹,2024年北京部市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楊秀玲稱,2025年北京市將加快推進具身智能等技術研發、推進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項目。
北京兩會召開前夕,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公開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7年,培育產業鏈上下游核心企業不少于50家,形成量產產品不少于50款,實現規模化行業應用不少于100項,量產總規模率先突破萬臺。
北京兩會期間,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印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新城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
2024年全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同比增長超12%,提前一年完成北京市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三年實施方案目標,人工智能企業超2400家,同比增長超9%,上市企業46家,總市值約4.3萬億元,產業發展持續向好。
在應用落地方面,北京市舉辦了大模型應用大賽,推動行業龍頭企業與優勢技術企業共建聯合研發平臺;聚焦重點領域,推動垂類模型率先應用,25所中小學人工智能試點校啟動建設;國家級法律大模型創新平臺即將落地北京;文化、醫療、公共服務、金融等行業都在緊鑼密鼓開展人工智能試點。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