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發布《報告》:中國網民規模達11.08億人,AI核心產業規模近6000億元
1月17日訊(記者郭松嶠)作為互聯網基礎資源的國家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今日(CNNIC)在北京發布第5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1.0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6%。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劉郁林表示,2024年是我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30周年,30年間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創造了快速發展、成效顯著的數字經濟,形成了兼容并包、極富活力的網民群體。
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4500家
記者注意到,今年的《報告》提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狀況。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用戶規模達 2.49 億人,占整體人口的 17.7%。
“互聯網的算力、數據、算法等積累,為人工智能發展創新奠定了基礎,人工智能的發展又進一步推動互聯網走向智能化階段,二者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劉郁林說
融資環境方面,充沛的資金支持為產業騰飛插上翅膀。《報告》顯示,2024 年前三個季度,我國共發生504起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投融資事件,合計金額約 812 億元。其中,北京的人工智能相關投資金額高達436億元,占比達53.7%。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 張曉表示,截至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人民幣,產業鏈覆蓋芯片、算法、數據、平臺、應用等上下游關鍵環節。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下,各大基金、民間資本、大型企業等紛紛投入大量資金,助力行業發展、企業成長。
在多方推動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統計,2024 年上半年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同比增長35.65% 。
企業分布方面,一線城市成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的領頭羊。《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充分發揮在融資機會、專業人才和政策支持等 方面的優勢,推動當地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蓬勃發展。
截至 2024 年 12 月, 北京、上海、廣東三省(市)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備案產品數量占比分別達到 34.8%、 19.9%和 10.6%;浙江和江蘇兩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備案產品數量占比也明顯較高,分別為 8.6%和 6.6% 。
從各年齡段網民的使用情況來看,20-29 歲網民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比例最高,達到41.5%;其次為30-39 歲網民,比例為23.9%;6-19 歲網民也達到 21.1%。
應用場景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扎實推進。《報告》顯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成果百花齊放,其中文藝創作、網絡營銷、軟件工程等領域將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日常工作主要工具之一;法律咨詢、智慧診療、線上客服和智能機器人等領域,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助手已經十分常見;生成式人工智能通過對傳統產業生產制造全流程、全要素、各環節的賦能改造,能夠實現提質增效和降本降耗。
截至12月,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9.74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5947萬人
《報告》顯示,2024年在政策推動、模式創新等多重因素推動下,數字消費領域亮點紛呈。
一是電商平臺消費品以舊換新取得新成效。電商平臺企業聯合多個省、市級政府給予消費者補貼加碼,大力推廣以舊換新模式,推動線上消費成交額大幅增長。截至12月,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9.74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5947萬人,占網民整體的87.9%。
二是支付平臺互聯互通取得新進展。網絡支付機構推進互聯互通,各類條碼互認互掃取得進展,支付寶、微信支付與云閃付實現線下條碼的互認互掃,推動線上、線下多場景支付互聯互通,進一步便利數字消費。
三是外賣平臺無人機送餐成為新模式。外賣平臺開展社區、景區、市政公園、校園等多場景下的無人機外賣配送業務,開通超過53條航線滿足消費者時效性需求,助力低空經濟創新發展。
實數融合加快落地鄉村基層,數字鄉村建設有序推進
《報告》顯示,2024年電信普遍服務和“寬帶邊疆”等相關行動有序推進,讓更多農村和偏遠地區老百姓用得上、用得好網絡。一是鄉村數字化服務體系持續完善。
截至12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3.13億人,占網民整體的28.2%。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累計建設33.78萬個,“寄遞+農村電商+農特產品+農戶(合作社)”模式廣泛推廣;遠程醫療服務網絡覆蓋所有市縣,并向社區和鄉村基層延伸覆蓋,為鄉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鄉村數字化生產模式加快推廣。數字技術在優質種源共享、智慧農田監管、畜牧風險管控等鄉村生產中的應用進一步拓展,“全農碼”累計賦碼22.76億個,“農事直通”APP服務主體達106萬,數字化生產模式與農業產業的深度融合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