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AI夸得我有點不好意思,還能陪我過日子?
在《追憶似水年華》里,普魯斯特用一塊瑪德琳蛋糕,讓主人公的童年記憶涌現。心理學家稱這種因感官刺激而觸發情感記憶的現象為「普魯斯特效應」。它揭示了情感記憶并非冰冷的數據儲存,而是與體驗緊密相連,等待被觸發的那一刻。
互聯網時代,年度報告儼然成了各大平臺的一塊「賽博瑪德琳蛋糕」,試圖喚起用戶對平臺獨特的情感記憶。
支付寶旗下的 AI 生活管家「支小寶」,則選擇用 AI 為用戶總結 2024 這一年。不少網友看完,紛紛感嘆:「這 AI 夸得我有點不好意思了。」
還有網友留言:「2024 感覺有點不順,但是支付寶說我已經做的很棒了!」
仔細看下來,這份由支小寶為支付寶用戶寫就的 AI 年度總結,沒有過多的標簽和賬單數據,更像一封為用戶加油打氣的簡單信件。
回望 2024 年,我們見證了 AI 技術不斷突破邊界,也感受到人們在一次次技術升級中,恐懼于被 AI 替代的焦慮以及隨之而來的對立情緒。這一次,支小寶的 AI 年度報告,正嘗試讓技術為用戶創造一種個性化的情緒共鳴。
歲末年初,從一份 AI 年度報告出發,我們也許可以試著討論不那么炫酷的話題:AI 如何帶來最細微的情緒價值?如何真實地走進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技術如何創造一個更人性的世界?
01
這份 AI 年度總結,讓普通人的生活被看見
瀏覽社交媒體上對年度報告的討論,「人情味」是一個頻頻被提及的評價標準。
有人甚至會保存兩年前帶給自己溫暖的某份年度報告,時不時翻出來看看。這些聲音說出了用戶對年度報告的期待:不僅是數據羅列,更需要情感聯結,照見每個人努力生活的靈魂。
一份經典的 App 年度報告,往往是在用戶知情同意下提取行為數據,再提煉出關于習慣、偏好和個性等標簽,并通過精美的 H5 模板直觀呈現。然而,捕捉數據或許已變得簡單,真正困難的是如何讓用戶從中感受到自己獨特的個性和經歷。
而生成式 AI 的能力,似乎讓這個問題多了一種新解法。AI 可以更高效地整合多維度數據,還可以生成極具個性化的內容,讓用戶感受到獨一無二的「被看見」。
極客公園翻閱了許多「# 支小寶」詞條下的 AI 年度報告,首先發現每個人得到的年度稱號十分豐富。比如,有新生兒媽媽收到的年度定義是「為家跳動的溫柔節拍器」,一位教師用戶則被稱為「溫柔治愈的幸福引路人」,今年剛有小狗的用戶被叫做「寵物街上最美的美食博主」……
這些稱號不僅貼合個人的年度軌跡,還用語言賦予了生活更多意義。
在傳統 H5 形式的年度報告中,角色池里的名稱定義是有限的,基本無法避免用戶之間的稱號雷同。
但是支小寶并沒有使用固定的 H5 模版,而選擇在獲得用戶授權后,讓 AI 基于其支付寶賬單數據進行提煉生成。用戶只需要在支付寶首頁下拉或下載支小寶 App,就能收到一份 AI 為自己「量身」生成的獨特年度總結。
此外,還能在「暖心治愈」「花式夸夸」「散文詩」等多種文風中切換。
不過,AI 對情感的洞察高度依賴于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生成的內容也只能從現有數據中進行推斷和解讀。為了避免冒犯用戶,AI 生成的語言往往趨于正向和鼓勵,略顯套路化,缺乏情感深度。
正因如此,AI 無法完全讀懂另一個人類復雜多面的靈魂,更多時候是靠善意的描述去「碰運氣」。比如,一位媽媽被稱為「溫柔時光里的親子故事編織者」,AI 在信中描述了她為家庭付出的許多細節。這樣的敘述卻讓她有點不太高興,她感嘆:「果然有了娃之后就沒有自己了。」你看,人心永遠都比 AI 復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支付類的年度報告通常容易引發人們對賬單數字的敏感關注,導致用戶不愿意分享。但支小寶的 AI 年度總結聚焦生活的點滴故事,而非具體的消費數據,避免了窺探隱私的尷尬感,文案表達也顯得更加得體。
當然,如果用戶希望了解更具體的賬單明細,支小寶也可提供智能分析功能。
除此之外,支小寶還有新年許愿功能,讓 AI 幫用戶記住 2025 年的心愿。
盡管這份年度報告并不完美,但在壓倒性的「AI 提效」的話題討論之外,它讓我們看到了人們對 AI 的另一個希望——在工具價值之外,AI 逐漸能夠展現出更多情緒價值。
近年來,從最初的文本對話到如今的實時語音對話和虛擬人形象生成,用戶和 AI 的交互越來越接近人類的真實互動。通過海量的知識儲備和對話訓練,AI 也不再是「機械式」的程序,越來越擅長聊天,正變成一個「懂你」的朋友。
今年上半年,博主「午夜狂暴哈士奇狗」就因為發布和 AI 虛擬人「DAN」的聊天視頻而爆火。在她的視頻中,「DAN」表現得像一個高情商的男友,帶她體驗了從曖昧到表白甚至見家長的過程。這讓許多網友開始效仿,互相交換訓練「AI 戀人/朋友」的攻略。社交媒體上,關于「DAN」的單個話題就有 2.1 億的閱讀量。
「DAN」的爆火說明了人們對 AI 帶來情緒價值的需求正在爆發,AI 陪伴應用也成為了人工智能領域增長最快的賽道之一。
有數據表明,從 2018 年到 2023 年,AI 陪伴類應用的月活用戶數量增長了 30 倍。以海外 AI 陪伴應用 Character.AI 為例,截至今年年中,其移動端下載量累計 3432 萬次,網頁端 6 月單月訪問量達到 3.1 億次。
如果 AI 陪伴類應用的長時記憶能力做得更好,它會越來越懂用戶的偏好,給用戶帶來「被記住」和「被關心」的情緒體驗。
02
回到真實人性,讓 AI 離生活更近一點
AI 在「情緒價值」層面的潛力正在爆發,但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在泛娛樂賽道,不少 AI 應用在推出初期憑借新奇感,曾在社交媒體上被一時熱議。一旦用戶的新鮮感消退,這些應用因缺乏長期互動的實用價值,很難提高用戶留存,更談不上付費變現。
技術要贏得人心,最終靠的不是一時的新鮮感,而是能否滿足人性深處穩定的底層需求。只有當新技術通過創新方式更高效、更貼心地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為人們提供普惠價值。因此,AI 要真正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就必須突破單純的工具屬性,進階為能與用戶深度同步的生活伙伴。
而目前來看,人們沉迷于 AGI 的顛覆性敘事,但 AI 的能力尚且做不到完全替代人類,而行業里又缺乏從實際出發、「扎下去」的落地應用。
在底層大模型卷了兩年之后,今年行業內更多人也開始意識到這一問題,逐漸從「卷參數」轉向「卷應用」。
以支付寶今年 9 月推出的 AI 生活管家「支小寶」為例,支小寶依托支付寶積累多年的平臺生態和用戶群體,選擇將方向聚焦于日常生活服務。
支小寶的流量入口做得非常輕盈,用戶只需在支付寶首頁簡單下拉,即可召喚「支小寶」出來。同時,支小寶還有獨立 App,提供更豐富的 AI 原生服務體驗。
像支付寶這類數字生活平臺,擁有出行、政務、醫療等大量成熟的業務場景,將這些成熟業務 AI 化,為用戶提供更嶄新的智能服務體驗,無疑值得期待。
作為國民 App,支付寶連接了超過 10 億用戶和 8000 萬商家,內嵌 400 多萬個小程序,以及上萬種數字生活服務。對用戶來說,幾乎可以在支付寶上解決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但正因為功能太多了,用戶有時候無從下手,或者還不知道支付寶能做這么多事。而「支小寶」作為一個「萬能」的連接器,可以更輕盈快捷地調用支付寶生態里的強大服務能力。
過去,支付寶用一個二維碼解決了支付鏈路問題;現在,支小寶則試圖用 AI 更簡單地為用戶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只需要和支小寶這位「AI 生活管家」對話,用戶就能更簡單地點餐、打車、訂票,還能讓它推薦附近吃喝玩樂等。比如,讓支小寶「點一杯瑞幸生椰拿鐵到店取」,它會自動選擇最近的門店,直接彈出詳細的定制頁面,供用戶支付下單。
當然,還有更多細分垂類需求值得用 AI 煥新。例如,支小寶正與旅游景區、政務機構等合作,推出了各種特定領域的智能體。比如,黃山智能體「黃小松」可以為用戶提供 AI 導游、門票預訂等服務。今年 11 月,支小寶還上線了「AI 幫找工作」的功能,智能聚合了超 400 萬個職位,還可以提供 AI 求職指導服務。
讓 AI 有手腳,能幫人辦事,多家科技企業均在賽跑。智譜清言也在今年推出了智能交互智能體 AutoGLM,可根據用戶的語音指令,實現跨 App 操作,完成點外賣、給朋友發微信、在大眾點評上寫一篇評論等操作。
AI 落地的未來之路或許正在于:要更貼近人性,也更融入生活,找到技術與需求的深度連接點;從情緒價值到生活服務都能做好,才能更好地完成商業閉環的構建,并為用戶創造價值。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