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華為車BUCEO靳玉志:今年有望實現(xiàn)L3級別的自動駕駛商用

華為車BUCEO靳玉志:今年有望實現(xiàn)L3級別的自動駕駛商用

21世紀經濟報道    2025-01-16

  1月13日,華為乾崑智駕泊車代駕VPD(Valet Parking Driver)全球首個機場商用試點發(fā)布。據悉,華為聯(lián)合深城交等企業(yè),在深圳機場率先落地首個自主泊車場景,共同打造落地車路云首個商業(yè)化應用。

  當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演示現(xiàn)場看到,車主在車外通過手機APP操控,選好目標車位后,汽車的泊車代駕VPD功能會自主巡航并泊入目標車位。在這期間,無人駕駛的車輛可自主會車避讓、禮讓行人,并在目標車位被占時自尋空車位,提高旅客在機場停車場內停車的效率。

  除此之外,泊車代駕VPD還支持一鍵召喚功能。車主使用APP讓車輛自主泊出并智能巡航到停車場上客區(qū),實現(xiàn)“召之即來”,提升尋車效率。

  試點發(fā)布后,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接受了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采訪。靳玉志談及了VPD的技術細節(jié)和未來規(guī)劃。同時對于“市場認為華為智駕有點貴”的觀點做了正面回應。

  對于2025年智駕的發(fā)展趨勢,靳玉志認為,智能駕駛的門檻會進一步下放;在法律法規(guī)允許下,L3級別的自動駕駛也有望走向商用。

  VPD不依賴記憶泊車

  2024年以來,智能泊車是汽車市場中的熱詞之一,智能泊車也越來越得到行業(yè)的重視。

  靳玉志談到,VPD不僅局限于深圳機場,國內其他公共場所也在認真考慮,因為這是低速無人駕駛,還要看當地的交通法規(guī)和相關政策,才可以進行試點或者完全商用。

  除了機場,高鐵站和大型商場也是未來重點開放方向。如大型停車場地下五六層,車主停車很不方便,如果將地下五層和六層停車場變成完全無人的自主泊車場景,更能提高車位利用率。

  2024年底,華為正式發(fā)布了乾崑智駕ADS 3.2版本,其中兩項重要更新便是,“車位到車位”智駕功能和泊車代駕VPD功能。

  VPD本質是特定場景下的低速無人駕駛,靳玉志表示,VPD需要打通很多底層能力,首先自主泊車能力要強,包括像狹窄車位的能力,自主泊車可停進兩側20cm以上的狹窄車位;其次在低速行駛過程中,人和車輛要準確識別,而且要具備主動安全避讓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VPD并非依靠記憶泊車,而是依靠自主學習底層技術支撐,無需車輛事先記憶,首趟即可用;并且VPD不受車位限制,有位就能停。在初期開放車場相對較少,模式跑通了之后逐步放開,更加穩(wěn)妥和可靠。

  為了降低車主的顧慮,靳玉志透露,華為與保險公司聯(lián)合推出“泊車無憂”權益,極限情況下出現(xiàn)擦碰,可以通過保險來解決。

  “往上”和“向下”的智駕

  根據SAE International(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的定義,L3為有條件的自動化:在特定條件下,車輛能夠完全自主駕駛,駕駛員可以在系統(tǒng)請求時接管車輛。L3的關鍵特點是“有條件”,即在特定場景(如高速公路)下,系統(tǒng)可以完全接管駕駛任務。

  據悉,華為乾崑智駕的車型都具備同等的L3面向To C的能力,只要當地的法規(guī)允許,汽車在當地都可以進行L3的自動駕駛。

  不過,搭載華為智駕的車型大多集中在20萬元以上,享受華為的智駕功能仍具備一定門檻。

  對此,靳玉志正面回應稱,華為去年推出了乾崑智駕基礎版本ADS SE,這個版本是純視覺路線,應用在了深藍S07車型上,將智能駕駛下放至15萬-20萬元的價位,未來會將智駕駕駛下放到更多的中低端車型。另一方面,今年華為乾崑會提供支持L3能力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智駕投入是非常高的,需要傾注大量的研發(fā)人員和算力資源。車主購車后,智駕功能是需要長期服務的,貫穿整臺汽車的全生命周期。”靳玉志表示,目前,智能駕駛還處于解決真正的無人駕駛,真正邁向L3、L4的過程,實現(xiàn)L4級別的無人駕駛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短期內還是要繼續(xù)壓強投入,直到真正實現(xiàn)無人駕駛。“現(xiàn)在還不是‘貴和便宜’的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最終目標。”

  對于2025年智能駕駛的發(fā)展趨勢,靳玉志用“往上”和“向下”兩個關鍵詞形容。

  靳玉志判斷,今年智能駕駛的門檻會進一步下放,L2級別的自動駕駛會滲透到中低端車型。如果今年新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在15萬元以上價位沒有標配智能駕駛,估計很難讓消費者接受。除此之外,隨著L3開放試點,智能駕駛會往L3邁進,在政策法規(guī)的支持下,有望實現(xiàn)L3級別的自動駕駛商用。

  值得一提的是,靳玉志談到,選擇新能源汽車,要選擇“長期存在”的車企和智駕廠商,買車買的是長期可持續(xù)升級的能力和持續(xù)服務的能力。未盈利的智駕公司如何應對未來大量的投資和投入,這也是一個問題。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