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首次!寒武紀預告2024年Q4單季度歸母凈利轉正
《科創板日報》1月14日訊(記者 郭輝) AI算力芯片龍頭寒武紀今日(1月14日)晚間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并歷史首次實現單季度盈利。
公告顯示,寒武紀預計202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0.7億元至12億元,較2023年同期相比,增長50.83%到69.16%。據此推算,2024年Q4營收預計約為8.85億元至10.15億元。
凈利潤方面,寒武紀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3.96億元到4.84億元,與2023年度相比虧損將收窄42.95%到53.33%。
值得關注的是,寒武紀2024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為7.24億元,這意味著寒武紀在2024年Q4的歸母凈利潤預計在2.40億元到3.28億元之間,系其歸母凈利潤歷史首次實現單季度轉正。
寒武紀2024年度扣非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7.65億元到9.35億元,推算該公司2024年Q4的扣非歸母凈利潤額在-0.73億元到0.97億元之間。
寒武紀業績預告中顯示,上述非經營性損益主要為前期單項計提的壞賬準備于本期轉回,以及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影響。
關于2024年業績變化原因,寒武紀稱,該公司始終專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2024年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使得報告期內收入規模較上年同期顯著增長。
據統計,寒武紀是2024年A股漲幅排名第一的個股(2024全年漲幅為387%),在2025年開年后不久,該公司股價在新年1月10日創下歷史新高,公司市值突破3000億元。不過隨著本周連續兩個交易日股價回落,寒武紀最新市值定格在了2897億元,在A股算力芯片板塊中僅次于海光信息。
市場關注的是,寒武紀目前的高估值,究竟是一場泡沫?還是能夠隨著技術與市場突破,進而落腳至業績上漲的基本邏輯之上?寒武紀2024年Q4的歸母凈利潤轉正,對市場而言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在2024年,有關寒武紀的“小作文”滿天飛,寒武紀也曾出面辟謠相關訪談“專家”并非其公司人員,但外界仍想要從寒武紀公開的財務數據中尋找到些許端倪。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寒武紀存貨為10.15億元,較上半年末大幅增長331.18%;預付款項達8.54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末增長54%,創歷史新高。
長江證券分析師宗建樹等團隊觀點稱,寒武紀存貨增幅及絕對值達歷史高位,原因或是公司核心AI芯片產品陸續完成晶圓、封測生產,后續有望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充足支撐。從資金流及預付款的變化來看,寒武紀后續已在供應鏈核心環節做了較多的儲備工作,產品新增供應可期。
另外,2024年12月26日,寒武紀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當日審議通過《關于申請綜合授信額度的議案》,為滿足日常經營和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擬向銀行申請不超過25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
對此,廣發證券分析師劉雪峰團隊發布的研報觀點稱,根據產業規律,用于晶圓制造的原材料采購周期大約為14到20周。“我們判斷,當前公司向銀行申請大額的綜合授信額度,或為其更大規模的采購AI 芯片相關原材料做資金方面的準備。”該份報告稱,寒武紀對下游需求的信心來自其AI芯片產品在商業客戶業務系統中的大規模化應用。
天風證券潘暕團隊的研報觀點稱,近年國內科技大廠如阿里、字節、騰訊、三大運營商等相繼投入萬卡集群的建設,根據《中國綜合算力指數(2024年)》,截至2024年6月,我國在用算力中心超過830萬標準機架,算力規模達246EFLOPS(FP32),智算同比增速超過65%。預計國內大廠對算力的大額投入將推動本土算力芯片的發展。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