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近期流感未超過上一年流行季水平;華為簽約兩家A股公司
宏觀新聞
1、擴消費工作推進會10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工作部署,深刻認識做好擴消費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加大力度推動擴消費工作,著力擴大國內需求。
2、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國新辦1月10日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說,2025年將提高財政赤字率,再考慮到我國GDP規模不斷增加,赤字規模將有較大幅度增加,財政總支出進一步擴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也會加大,為經濟持續回暖向好提供有力有效支撐。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未來可期。相關安排的具體數據,要履行法定程序,確定后才能發布。請大家放心,2025年財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確的,充分考慮了加大逆周期調節的需要,是非常積極的,也充分考慮了財政中長期可持續性。
3、近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在北京召開專題座談會,與專家學者、媒體負責人、上市公司、內外資機構代表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吳清強調,證監會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更加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資本市場主要特點和運行規律,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持續推動新“國九條”和資本市場“1+N”政策落地見效。
4、金融監管總局召開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會議要求,要以更高站位、更強擔當、更實舉措,狠抓年度重點目標任務落地落實,扎實推動監管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5、1月11日至12日,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強調,2025年全國商務系統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發展數字消費,加快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
6、財政部、證監會1月10日發布了《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備案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進一步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監督管理,規范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備案行為。
行業新聞
1、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副司長高新強在國家衛生健康委1月1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監測顯示,近期處于流感相對高發期,但未超過上一年流行季的水平。全國發熱門診、急診患者數量呈現一定程度的上升趨勢,總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未出現醫療資源明顯緊張的情況。
2、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王麗萍1月12日表示,當前仍將呈現多種呼吸道傳染病交替或疊加流行態勢,但均是已知病原體,未出現新發傳染病,總體流行強度和就診壓力不會高于上一年流行季。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王麗萍介紹,流感是當前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就診的主要疾病。目前,流感病毒陽性率上升趨勢已經減緩,隨著各地中小學陸續放假,預計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動水平可能會逐步下降。
3、中國保險行業協會1月10日組織召開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咨詢委員會例會,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資本市場情況和市場利率趨勢等進行了分析研究。會上 ,業內專家還就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發表了意見,認為當前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為2.34%。
4、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起草了《網絡信息內容多渠道分發服務機構相關業務活動管理規定(草案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第十一條為網絡信息內容多渠道分發服務機構不得違規操縱旗下網絡賬號,不得以任何形式允許第三方違規使用其后臺管理賬號或旗下網絡賬號。
5、全國數據工作會議10日在京召開。會議要求,做好2025年數據工作,要著力實現2025年數字中國建設目標。要著力培育壯大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加快建立場內場外相結合的數據市場體系,營造良好發展生態。
6、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回望2024年,中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約8800萬千瓦,預計2025年,中國風電年新增裝機規模約為10500萬千瓦-11500萬千瓦。秦海巖預計,2025年陸上新增規模約9500-10000萬千瓦,海風新增規模約1000-1500萬千瓦;2030年,中國風電年新增裝機規模或可超15000萬千瓦。
7、據最新消息,埃隆·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已將腦機芯片植入第三名受試者體內,均運行良好。馬斯克宣布,該公司計劃在2025年再植入約20至30例。關于Neuralink的下一個研究方向,馬斯克透露稱,將幫助視障人士,即使是完全失去雙眼或視神經受損,甚至是先天性失明的人,也可以通過直接與大腦視覺皮層連接來幫助他們重獲視覺。
公司新聞
1、1月12日,遼寧方大集團發布消息稱,1月10日,旗下海南航空、方大特鋼與華為簽署合作協議。
2、茅臺收縮冰淇淋業務,臨期產品三折甩賣。
3、五糧液集團原董事長李曙光被查。
4、中際旭創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針對近期海外客戶砍單30%的傳聞,中際旭創回應稱,公司沒有收到任何客戶的砍單通知。
5、哈藥股份公告,媒體報道“瀉立停被‘喊停’”等信息不實。
6、7連板美邦股份公告,股票擊鼓傳花效應明顯,隨時有快速下跌的可能。
7、6連板粵宏遠A公告,可能存在短期漲幅較大后下跌的風險。
8、聚燦光電公告,年產240萬片紅黃光外延片、芯片項目已投產。
9、巨輪智能公告,機器人相關業務收入對公司短期業績影響有限。
10、日發精機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及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證券,控股股東被證監會立案。
環球市場
1、美國強勁就業數據打壓降息預期,上周五美股低開低走,三大指數均跌超1.5%,截至當天收盤,納指跌1.63%,道指跌1.64%,標普500指數跌1.54%。
2、美國紐約州高等法院法官當地時間1月10日就當選總統特朗普“封口費”案進行判決,裁定特朗普在此案中34項罪名成立,但鑒于其處于總統權力過渡程序的重要階段,無條件釋放,不予任何懲罰。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哈維爾·貝塞拉當地時間1月10日宣布加州因洛杉磯山火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3、美國最高法院當地時間1月10日就TikTok(海外版抖音)“不賣就禁”法舉行口頭辯論,辯論雙方為TikTok與美國司法部。經過大約2.5小時的辯論后,預計最高法院將于下周就TikTok禁令發表意見。
4、當地時間1月11日,也門胡塞武裝發表聲明稱,使用導彈和無人機對位于紅海北部的美國“哈里·杜魯門”號航母及其附屬的一些戰艦進行襲擊。
5、韓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12日表示,正在對慶尚北道慶州市月城核電站2號機組非正常排放29噸核廢液展開調查。
投資機會參考
1、首個機器人4D世界模型來了,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的基礎應用技術之一
據媒體報道,近日,智元機器人、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共同研發的機器人領域首個4D世界模型EnerVerse亮相,該模型旨在讓機器人在任務指引和實時觀測的基礎上規劃未來動作。智元機器人表示,EnerVerse不僅具備卓越的未來空間生成能力,更在機器人動作規劃任務中實現了當前最優(SOTA)表現。
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的基礎應用技術之一,通過模擬人類視覺系統,賦予機器“看”和“認知”的能力。根據GGII預測,至2027年我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達到565.65億元。國元證券表示,隨著國產品牌在自動化領域的深耕,機器視覺領域中,國產工業機器視覺企業有望憑借優質的產品設計、工藝水平和質量控制經驗,逐漸實現進口替代,成為工業智能化改造的首選,市場空間廣闊。
2、漲幅近5%!稀土精礦價格迎來首季“開門紅”
1月9日晚間,包鋼股份公告:按照計算公式和2024年第四季度稀土氧化物市場價格計算,公司擬將2025年第一季度稀土精礦關聯交易價格調整為不含稅18618元/噸(干量,REO=50%),REO每增減1%、不含稅價格增減372.36元/噸。與2024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礦交易價格17782元/噸相比,上漲了836元/噸,環比上漲4.7%。
在北方稀土計劃取消掛牌價后,其與包鋼股份的季度稀土精礦關聯交易價格調整成為行業的風向標。國聯證券丁士濤預計2024-26年全球氧化鐠釹供需缺口分別為+0.54/+0.05/-0.45萬噸,2025-26年供需格局有望持續改善,看好2024年稀土景氣底部確認,2025年稀土有望重塑新周期。
3、馬斯克稱該類數據是未來的解決方案,機構預計復合年增長率超45%
馬斯克表示,現實世界中用于訓練AI模型的數據幾乎已經耗盡,現在基本上已經消耗掉了所有人類知識的積累,用于人工智能訓練的數據,這個現象基本上是去年發生的。他認為,合成數據是未來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讓AI自己生成訓練數據。AI會進行自我評估,并通過這一自我學習的過程不斷優化自己。
合成數據,即人工智能系統生成的人工數據。科技公司通過利用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合成數據(這也被認為是虛假數據),然后將這些數據用以訓練其系統的未來迭代。Markets And Markets報告稱,合成數據的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3億美元增加到2028年的21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5.7%。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23.398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1.1%。
4、這類產品核心技術壁壘高筑,人形機器人+智能汽車驅動市場高速增長
MEMS慣性傳感器中的IMU可幫助人形機器人實現姿態控制、平衡維持、導航定位等需求,在人形機器人持續量產落地背景下,機構預計2024-2029年全球MEMS傳感器市場規模CAGR達到23%。
慣性測量單元是一種結合了陀螺儀(角速度傳感器)和加速度傳感器的傳感器系統。它就像是一個“運動小偵探”和“運動小參謀”,可以快速感知到機器人傾斜、旋轉的角度變化以及加、減速的速度變化等信息,并與控制系統聯動,以保持平衡。具身智能領域機器人的發展日新月異。華創證券指出,IMU下游應用廣泛,涵蓋從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到工業與通信、醫療健康等各個領域。IMU核心技術壁壘高筑,人形機器人、智能汽車等新興產業驅動IMU市場高速增長。國內廠商有望通過多年產業、技術積累和高性價比,加速導入核心客戶,實現國產替代。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