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我國低空經濟已初具規模產業生態建設還需AI加持

我國低空經濟已初具規模產業生態建設還需AI加持

新火種    2025-01-10

在如今的新興產業中,最火的莫過于低空經濟。2024年可謂是“低空經濟元年”,從年初的“低空經濟”一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年末珠海航展上“低空經濟館”的精彩亮相,如今的低空產品及應用早已層出不窮。

據統計,目前全國已建成并登記通用機場449個、飛行服務站32個,已有超440條無人機航線;在網絡支撐層面,已有330余個城市啟動5G-A網絡部署,將打造形成一張全球最大規模的低空通信網。而全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總規模已超千億元,顯示出這一市場的廣闊前景。

各地政策頻出,領航低空發展

今年以來,政府對低空經濟給予高度重視,陸續出臺多項指導性文件,旨在鼓勵低空經濟發展。具體如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印發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中提出“到2030年,要推動低空經濟形成萬億級市場規?!薄?/p>

為響應政策,各地紛紛積極展開低空能力布局:上海提出建成全國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范引領區,加快打造“天空之城”;廣東將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低空經濟產業集群;浙江則計劃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民航強省和低空經濟發展高地。

應用千行百業,塑造低空格局

經過不斷發展,這一年里,低空經濟在技術創新與多元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在硬件技術突破層面,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載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以其輕巧的機身、便捷的起降方式和卓越的性能,為解決未來城市空中交通提供了嶄新選擇。而針對低空領域管理,更是誕生了JM2無人機精準反制設備,能夠精準打擊黑飛無人機,而不影響其他設備的飛行,能大幅提升空域精細化監管能力。

在低空實際應用層面,今年推出的的各類服務更是應接不暇:載人飛行方面,國內首個“低空+軌道”空鐵聯運項目在深圳開航,從此“打飛的”上班從科幻電影成功走進現實。而物流運輸方面,無人機“送貨員”往返不休,解決了特定地區的配送難題。另外,低空產業更是融合了工業管理、農業耕作、安防巡檢等多種應用,為千行百業的轉型升級貢獻著智慧力量。

而在網絡平臺搭建層面,運營商則積極發揮其能力。例如中國電信就依托央企資源、技術優勢,打造廣域覆蓋、超大帶寬、天地一體的低空通信網、高智能、高精度、高效能的低空感知網、視頻圖像高效處理的低空算力網。

AI數智化賦能,展望低空新藍圖

展望未來,低空產品需求將迎來新的增長,創造數萬億元的市場規模。結合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預計AI將成為低空經濟騰飛的“新燃料”。就目前情況來看,AI能夠為低空產業提供以下幾點協助。

首先,在無人機硬件能力方面,AI能夠提供更有效的判別和執行能力。例如中國電信就利用人工智能手段,打造了“5G+無人機+天翼云+AI”一體化解決方案,推動無人機飛行管理的智能化轉型升級。

而在低空感知網絡方面,AI能夠使得整體感知網絡變得更加“聰明”。例如中國電信通過創新手段實現了全域空中感知,并引入了AI識別和多元數據融合技術,提高了目標識別的準確度。

此外,在地面設施監測方面,AI技術則能夠通過物聯網、視聯網等技術,分析周邊建筑、空中交通等實時情況,為飛行過程中的軌跡規劃提供支持。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