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PC銷量不及預期?黃仁勛遭犀利提問聯想高管也做了回應
我認為AI PC并不是“是否會發展”的問題,而只是“何時全面普及”的問題。
“英偉達發布了AI PC相關產品,但這類產品2024年的銷量并未如預期般大幅增長,英偉達是應該積極推動普及還是考慮終止相關項目?是什么因素阻礙了AI PC的廣泛采用?”
在CES(全球消費電子展)發布“炸場”演講一天后,英偉達CEO黃仁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AI PC。
黃仁勛回答,這是因為人工智能起源于云端,且主要是為云端設計的。“盡管如此,我們依然認為存在設計師、軟件工程師、創意人員以及熱愛在個人電腦上開發人工智能的愛好者群體。”
他還給出了解決方案:英偉達計劃將為云服務開發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確保與PC的兼容性,利用WSL2(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2)的支持功能,將云端環境帶到個人電腦上。他說:“所有的PC原始設備制造商也都對此充滿了期待。”
作為占據全球PC市場最大份額并且力推AI PC的企業,聯想如何看待PC市場的增長問題?
在CES上,當被記者問起黃仁勛對于AI PC不及預期的觀點時,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總裁Luca Rossi進行了隔空回應。他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數據顯示2024年PC市場的確相對平穩,與前一年相比基本持平。“從這一點來看,你可以認同黃仁勛的說法,即去年的市場確實沒有增長。”但是,他對此并不太擔憂,因為2024年相關的技術已經準備就緒,預計2025年和2026年的PC市場將會實現增長。
他給出的理由包括:Windows 11或Windows 10的生命周期將在2025年10月結束,這必然會帶來大量的設備更換需求;同時疫情帶來的移動辦公、學習等需求的設備,在今年也正好迎來更換的周期。此外,當用戶更換電腦時,出于對未來的考慮,AI PC也有催化作用 。
“因此,我認為AI PC并不是‘是否會發展’的問題,而只是‘何時全面普及’的問題。”Luca對記者說。他預計,AI PC的普及率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40%-50%,甚至高達80%。未來每一臺PC都會成為AI PC。
廠商們如何實現AI PC的這一目標?顯然不是通過價格戰,而是需要更多的創新。但目前,說服用戶更換AI PC的挑戰還有不少,例如價格因素,AI技術的成熟度以及還不夠豐富的AI生態等等。截至目前,基于AI PC殺手級應用尚未出現。甚至有人提出質疑:AI PC到底是不是偽需求?
Luca笑了笑,否認了“偽需求”的說法,因為AI PC和AI手機能賦予人類“超級能力”。舉個例子,當你按下按鈕,機器能在2秒內完成之前可能需要花費半小時到2小時完成的事,比如做PPT。“我無法想象這是一種偽需求。”Luca還判斷,未來AI PC的殺手級應用最可能在提高生產力方面出現,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游戲也是一個AI會深度滲透的領域,并帶來許多新的使用模式。
至于黃仁勛提到的“云端與本地”的問題,他認為AI PC的未來不是單一的云端或邊緣處理,而是混合云。例如,在邊緣設備上處理低延遲需求,或者涉及高度私密的內容時,用戶可能不會愿意將這些內容上傳至任何云端,而是更希望在本地完成。但如果需要處理大量圖片,這些圖片沒有隱私問題但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持,那么云端顯然是更合適的選擇。
他還補充了一些更具未來感的場景:NPU的可用性還使得大規模行動模型(Large Action Models)成為可能,這超越了現在的大型語言模型,不再僅僅是與機器對話,而是系統能夠與各種應用程序通信并為用戶實現目標。
“在中國如果你想叫一輛車,你可能會用滴滴,但在未來,你只需對你的手機或PC說‘我要去那里’,機器就會直接與應用程序交互。未來,我們正在從一個基于應用程序的世界,邁向一個基于你的想法的世界,機器能夠理解你并能為你采取行動。”Luca暢想。
他還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PC領域將會出現一些全新的設備形態。這些形態可能不會完全取代傳統PC設備,但可能會成為重要的新形式。比如,現在的移動PC有一個主要限制就是需要鍵盤。而如果鍵盤消失,這種設備的形態就可以完全改變。
另一個讓他非常感興趣的,則是AI眼鏡的潛力。目前這一智能硬件正站上風口,但還存在很多技術障礙,比如電池續航、散熱性能等。“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我相信眼鏡在5到10年內會變得非常重要。”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