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內交付數百臺人形機器人產品,魔法原子完成1.5億元天使輪融資
投資界(ID:pedaily2012)12月25日消息,近日,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魔法原子(MagicLab)完成1.5億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追創創投領投,翼樸基金跟投。魔法原子表示,本輪融資完成后,公司將擴大人才招募,持續加碼具身智能核心技術研發、人形機器人整機研發,并加快量產步伐、拓展工業及商業場景落地與商業化。
魔法原子成立于2024年1月,專注于通用機器人和具身智能技術研發與落地應用,其產品包括通用人形機器人和仿生四足機器人等,覆蓋工業、商業及家庭等多個場景。公司現有約100人,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多畢業于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紐約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在機器人、人工智能算法等領域從事核心技術研發工作多年,其中80%以上為研發人員,碩士以上學歷超過50%。
魔法原子業務負責人吳長征表示:“魔法原子已具備機器人‘大腦、小腦和肢體’全面的技術矩陣和持續研發能力。此次融資后,魔法原子將進一步加強核心算法研發,重點突破運動控制算法、感知算法、具身模型等關鍵技術;提升供應鏈效率,打造人形機器人本體的生產制造能力,在實現成本可控的基礎上,打造穩定、可靠、成熟的量產人形機器人產品。”
2025年第一季度,魔法原子將正式發布新一代MagicBot人形機器人產品。魔法原子已經具備了整機大規模量產能力,公司預計于2025年交付數百臺量產版MagicBot,2026年交付量將達到千臺級別。
除了人形機器人本體,魔法原子也具備上游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其自研的關節模組、靈巧手、減速器、驅動器、主控等核心零部件功能與本體高度匹配,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為整機大規模量產提供條件。
追創創投創始合伙人雷鳴表示:“人形機器人未來將在工業、商業、家用等多個領域全面成為輔助乃至取代人力的重要智能終端,創造萬億級巨大藍海市場,當前人形機器人行業已臨近爆發點。魔法原子的機器人產品能力已居于全球領先水平,同時在豐富的應用場景賦能下,可以更快實現從實驗室到實際應用的轉換。未來,我們希望和魔法原子攜手,共同探索人形機器人在更多應用場景中的無限可能。”
12月2日,魔法原子發布視頻,展示了旗下人形機器人MagicBot進駐工廠產線展開訓練作業的進展。接下來,魔法原子將持續提升機器人進行復雜作業任務的能力,以期早日達到“熟練工”的要求。
此外,魔法原子還在商業服務等領域探索落地。魔法原子已在部分家電零售門店中部署MagicBot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進行迎賓、導購等商業服務作業訓練。
12月初,魔法原子還與中國電信旗下天翼數字生活公司完成簽約,成為中國電信“美好家機器人生態共建計劃”機器人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家庭服務機器人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應用落地。
成立至今,魔法原子始終面向真實應用場景深挖產品需求,在此前展示的工廠作業視頻中,多臺MagicBot人形機器人在流水線上,進行產品檢測、物料搬運、零件抓取、掃碼操作等作業訓練,并實現了部分場景的多機協同。
吳長征表示,魔法原子在不斷提升人形機器人本體智能化水平的同時,還注重構建多機器人協作能力。
魔法原子正在打造MagicNet多機協同系統,以期實現多臺人形機器人的快捷部署和快速管理,提升協同效率。以工廠場景為例,MagicNet可以收集并整理多臺人形機器人的環境感知數據,并實現多場景地圖的共享,并進行生產效率最佳的任務規劃和調度。MagicNet也將支持針對工廠中特定工位進行定制化開發。
MagicNet還將考慮多機協作的容錯機制,如果人形機器人發生故障,也會有相應的規則指揮其他機器人接管或重新分配任務。MagicNet還將支持無線接入工廠MES系統和自動化設備通訊,實現人形機器人與工廠現有機器設備及MES系統之間的功能協作和數據共享。
目前,魔法原子已打通核心軟硬件自研、供應鏈管理與生產制造、場景落地應用等人形機器人全產業鏈鏈路,人形機器人產品即將實現規模化量產。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