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報】三大指數均小幅收跌,算力概念股集體走強,醫藥股陷入調整
一、【早盤盤面回顧】
1月7日訊,市場早盤弱勢震蕩,三大指數小幅下跌,大小指數走勢分化,中小盤股相對活躍。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6039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888億。盤面上熱點快速輪動,反彈力度較弱,全市場超3000只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算力概念股逆勢活躍,數據中心電源、銅纜、CPO等多個方向走強,中恒電氣等漲停。抖音概念股展開反彈,元隆雅圖等漲停。下跌方面,醫藥股集體調整,奧翔藥業跌停。截至收盤,滬指跌0.32%,深成指跌0.00%,創業板指跌0.55%。
個股來看,今日早盤漲停數量為49家(不包括ST及未開板新股),封板率為71%,連板股為10家。其中順鈉股份上演“地天板”,錄得8天7板,美邦股份4連板,粵宏遠A、雄韜股份3連板,柘中股份、中恒電氣、康盛股份、華塑科技、惠而浦、禾望電氣、海歐股份2連板。
板塊上,數據中心電源概念股再度走強,華塑科技、華西能源、中恒電氣漲停,通合科技、歐陸通、麥格米特等個股漲幅居前。消息面上,據美國CNBC報道,1月3日,微軟公司表示,公司計劃在2025財年(截至2025年6月的一年)投入8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56億元)用于建設人工智能數據中心。
此外,CPO、銅纜高速連接概念同樣漲幅靠前,得潤電子、鑫科材料漲停,太辰光、博創科技、東田微、仕佳光子、顯盈科技等個股漲幅居前。
東北證券表示,IDC預測,未來5年國內訓練、推理算力年復合增速分別為50%和190%,2028年推理算力規模將超過訓練算力。算力向推理側轉移云廠商將更多采用自研ASIC芯片,自主采購需求及自組網占比將提升,光模塊、AEC、PCIE等諸多連接環節迎來變化,此外中國AI產業也開始崛起,屬于國產算力的軍備競賽正式開始。云廠商自主采購提升也驅動光模塊市場在2025年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推理自組網需求增加將帶來Scale Out網絡AEC用量增加以及Scale Up網絡PCIe應用增加;算力配套百花齊放,國產電源迎來量價齊升發展機遇。
消費電子方向迎來修復,綠聯科技、瑞芯微漲停,顯盈科技、杰美特漲超5%,潤欣科技、藍思科技、恒玄科技等個股跟漲。國泰君安研報指出,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受益“兩新”補貼擴圍和CES 2025新技術新產品催化。國家發改委提出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給予補貼,3C產品制造商和供應鏈公司或有望因此受益。CES 2025作為消費電子產品趨勢風向標,有望引領新一輪技術和產品創新,從本屆展會參展企業和新品預告情況看,AI智能終端仍是重點方向。AI賦能下消費電子產品升級的AI眼鏡等智能可穿戴產品值得持續關注。
可控核聚變概念走強,融發核電漲停,久盛電氣、應流股份、常輔股份、雪人股份漲幅居前。中信證券研報表示,核聚變有望成為民用發電領域的終極能源,行業熱度持續上升,在技術路徑較為確定、各國持續加大投入的背景下,聚變堆商業化的節奏有望超市場預期。預計2030年—2035年間全球核聚變裝置市場規模有望達2.26萬億元,其中高溫超導帶材及真空室內的第一壁、偏濾器等部件具備較大投資價值。
綜合來看,今日市場呈現出震蕩分化態勢,三大指數小幅收跌,量能進一步萎縮。其中AI算力硬件方向集體走強,數據中心電源、銅纜、CPO等細分均漲幅居前,而消費電子、半導體、抖音概念等板塊同樣展開修復,另一方面昨日領漲的醫藥股今日跌幅居前,大消費方向同樣延續調整。整體而言,在量能持續萎縮的背景下,市場并未能擺脫弱勢整理結構,各熱點的延續性仍相對較差,故應對上仍以風險控制為主,耐心等待更為明確的轉強信號出現。
午間漲停分析圖
二、【市場新聞聚焦】
1、聯社1月7日訊,國家發改委印發《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其中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地方依法設定的市場準入管理措施,要全部列入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
2、1月7日訊,針對美國國防部將騰訊公司列入1260H清單,騰訊公司在聲明中表示,“騰訊被列入這份名單顯然是一個錯誤,我們并不是軍工企業或軍工供應商。不同于出口管制或其他,這份清單對我們的業務沒有影響。盡管如此,我們仍將同美國相關部門共同解決誤會。”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