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多地發力自動駕駛迎春風2025年高階智駕將加速滲透

多地發力自動駕駛迎春風2025年高階智駕將加速滲透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2025-01-04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劉暄記者張雪)在繁華都市中,自動駕駛汽車正逐漸融入日常交通流中,它們沿著規劃好的路線,平穩而高效地行駛著。與此同時,路邊的智能基礎設施與車輛實時通信,傳遞著路況、信號燈狀態等關鍵信息,“車路云一體化應用”的雛形已然顯現,預示著未來交通的新面貌將很快出現在我們現實生活里。

  在這一變化中,北京走在了全國前列。作為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與上路通行”和“車路云一體化應用”雙試點城市,北京在管理政策創新、核心技術攻關、產業生態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果。

  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下稱《條例》),該《條例》將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除了北京之外,多個城市也在加速布局,政策法規春風頻吹。據業內預測,在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下,2025年高階智駕有望迎來整體行業的加速滲透,自動駕駛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雙智”城市加速跑為自動駕駛開綠燈

  北京自動駕駛示范區再升級,600平方公里路側設施已智能化。《條例》助力打造“雙智”城市,為自動駕駛開綠燈。

  據了解,當前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已完成600平方公里路側設施智能化部署,車路協同水平不斷提升。

  《條例》在立法中提出系統推進打造“雙智”城市,明確推進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通信網絡、地圖和服務管理平臺建設,賦能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

  “新建、改建、擴建道路,應當按照智慧交通發展規劃和自動駕駛汽車發展規劃要求,與自動駕駛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銜接。”在北京市經信局汽車與交通產業處處長李蛟看來,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的設計和使用,應當考慮各種自動駕駛技術路線的需求。自動駕駛汽車相關企業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向平臺上傳車輛運行數據。鼓勵和支持地圖測繪相關企業和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探索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安全應用。

  圖:在北京市示范區內開展自動駕駛道路測試

  “目前,北京市已匯聚近百家自動駕駛汽車創新企業,初步形成由龍頭企業示范引領、創新型企業為主導的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發展格局。此次通過的《條例》將對行業的技術創新起到推動作用。”北京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說。

  那么開展道路應用試點又需要什么條件?《條例》規定,在北京開展道路應用試點,首先要符合自動駕駛汽車創新應用活動場景。其次,根據規定,完成道路測試活動和示范應用活動,可以向相關部門申請安全評估。

  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三處處長王慶翔看來,《條例》對企業在北京開展自動駕駛創新應用活動,提供了明確和可預期的制度規范,同時也為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強對自動駕駛汽車相關活動的監督管理,提供了明確的法治保障。

  此次《條例》也引起眾多車企的關注。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吳甘沙注意到,以前雖然可以上路測試、小范圍運營,但始終是“異類”。《條例》發布后,真正可以在全市范圍內全場景、合法合規地運營。首先是讓技術創新有了全域的檢驗、加速數據飛輪和技術迭代,其次是讓客戶群體和社會大眾更理性地接受自動駕駛、降低了新技術應用的決策風險,最后對全國推廣也有引領意義。

  多地新政頻出高階智駕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與此同時,上海、深圳、重慶等多地爭相布局,政策法規接連出爐。從測試到示范應用,全鏈條規定為自動駕駛汽車保駕護航。

  記者梳理發現,除北京外,多個城市在自動駕駛的政策法規上積極布局。例如,上海市政府發布了《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辦法》,該辦法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測試、示范應用等進行了詳細規定,為自動駕駛汽車在上海的測試和應用提供了明確的操作指南。

  圖:工程師對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路測

  深圳市發布了《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該草案對智能網聯汽車的定義、測試、示范應用等方面進行了規定,旨在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在深圳的快速發展和應用。

  此外,重慶市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重慶市政府發布了《重慶市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示范應用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

  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城市通過制定和實施自動駕駛相關條例,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提供了法律保障,推動了自動駕駛產業的快速發展。

  對于自動駕駛產業的未來趨勢,開源證券研報顯示,體驗和降本是推動自動駕駛前行的兩大核心驅動力。在體驗和成本雙輪驅動下,2024年高階智駕(搭載雙Orin-X或MDC 610)車型的滲透率將達到5%,而隨著價位段下沉和體驗進一步提升,2025年高階智駕的滲透率有望超越10%,迎來整體行業的加速滲透。

  吳甘沙表示,2025年是多種新技術同時走到拐點、規模產品化的年份,端到端、視覺-語言-動作大模型、生成式數據和強化學習等技術能夠加速L4和高階智駕“從99到100”的跨越,在自動駕駛的發展歷史上會是濃墨重彩的一年。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