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汽車早報【1月1日】

汽車早報【1月1日】

財聯社記者張屹鵬    2025-01-03

八部門:全力做好綜合運輸春運工作 強化新能源車輛充電服務保障

12月31日,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安全生產和服務保障總體方案》。其中提到,強化新能源車輛充電服務保障。要在春運前組織開展充換電設施設備專項檢查,確保設施設備運行狀態良好。在繁忙服務區增設充電設施,安排專人引導,規范車輛停車和充電秩序,探索實施快速服務,做到隨充隨走。合理布設移動充電設備,加強與城市側共享共用,提供靈活充電服務。加強充換電設施設備運行監測巡查,第一時間發現故障、安排搶修,避免因故障影響充電效率。

汽車:每逢節假日,新能源車充電問題都會成為關注的焦點。

工信部等三部門: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技術、產品迭代開發應用

12月31日,工信部等三部門印發《加快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應用實施方案》,其中提到,開發大功率、高效率、長壽命燃料電池,高效率氫(氨)內燃機,以及高壓力等級、高儲氫密度車載儲氫裝置。鼓勵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項目就近利用高品質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推動建設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制氫加氫一體站。支持有條件的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統籌推進“區對區”氫能物流干線和沿線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在鋼廠物流、礦山基地、工業園區、港口碼頭等場景開展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應用,形成完整、可靠、大流量的氫能物流網絡。高質量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加快車輛推廣和氫能供給體系建設,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技術、產品迭代開發應用。

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表決通過 將于2025年4月1日施行

12月31日,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條例將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7章48條,明確自動駕駛工作的總體要求;明確鼓勵支持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從鼓勵多種技術路線融合發展的角度對基礎設施建設作出規定;對自動駕駛創新應用活動進行了全環節規范,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明確了自動駕駛汽車安全保障的相關要求,以更好平衡促進產業發展與保障首都安全的關系。

汽車:“兩日兩城”先后公布相關條例,從法律層面為自動駕駛“保駕護航”。

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發布 尊界車型在列

12月31日,工信部網站發布《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十三批),比亞迪海獅05、比亞迪秦PLUS、江淮汽車尊界兩款車型等在列。其中,尊界兩款純電車型CLTC續航分別為622公里、702公里。

汽車:尊界品牌將走“增程+純電”路線。

摩根大通據悉受邀協助奇瑞汽車明年赴港上市 籌資或達10億美元

12月31日,知情人士稱,奇瑞控股已邀請摩根大通協助安排其汽車業務部門明年在香港上市,或籌資至多10億美元。股票出售可能在明年第二或第三季度進行,奇瑞或尋求超1000億元人民幣估值。

汽車:奇瑞汽車是中國少數未上市的汽車出口企業之一。

李書福:不簡單地打價格戰 反對內卷式惡性競爭

12月31日,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2025年新年致辭中提到,我們不簡單地打價格戰,而是要長期堅持打技術戰、品質戰、品牌戰、服務戰,以及企業的道德戰,這是我們的基本經營理念。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內卷式惡性競爭,態度明確地堅守吉利企業核心價值觀,全面落實ESG本質要求,不玩小聰明,不搞投機取巧,不搞大躍進式的惡性發展,不追求短期銷量目標,放眼長遠,堅持長期主義。

汽車:“價格戰”更聚焦短期利益。

小米雷軍:2025年小米汽車交付目標超過30萬輛

12月31日,小米集團董事長表示,截至當日,小米已交付13.5萬輛汽車,小米汽車已開業門店200家、覆蓋城市58個,2025年交付目標超過30萬輛。

汽車:超100%的增幅,意味著小米汽車已為產能做好了準備。

北汽新能源以數據資產質押獲2億元融資

12月31日,北汽新能源宣布,公司以數據資產進行質押融資的方式,獲得北京銀行2億元融資。據悉,該筆融資為汽車行業目前為止數據資產單筆融資額之最。

汽車:數據資產的變現能力得以體現。

何小鵬發內部信:2025年將發布多款AI新品汽車,并擴招6000名員工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于近日發布內部信稱,將在2025年發布多款全面搭載小鵬AI體系技術的全新車型,每個季度都將會有新車和改款車型上市。此外,他還透露,將會在2025年啟動小鵬產品開發體系XPD 2.0,并擴大招聘規模,招聘員工將超過6000人。

汽車:小鵬汽車目標成為面向全球的AI汽車公司。

一汽-大眾2024年累計完成終端銷售整車166萬輛

12月31日,一汽-大眾發布2024全年終端銷量數據,累計完成終端銷售整車1,659,107輛(含奧迪進口車)。其中,大眾品牌全年交付整車928,018萬輛,奧迪品牌終端銷售整車611,088輛(含進口車),捷達品牌終端銷售整車120,001輛。

汽車:合資品牌深處“寒冬”之中。

(記者 張屹鵬整理/點評)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