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賣方研究(下):2025賣方研究變局
1月2日訊(記者 林堅 趙昕睿)2024年是賣方研究迎來轉折的一年。公募基金費率改革落地帶來的變革,以公募基金分倉傭金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券商研究所營收受到一定沖擊,盈利模式和行業生態均發生了變化。
據記者采訪了解到,未來或主要呈現3種賣方研究所,除打法分化外,產業研究、“出?!?,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展露券商研究所業務布局的更多變化與思考。
打法出現分化
結合記者與業內人士的溝通總結,目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證券研究所將會有三類,分別是綜合型(全面)大所、特長(特色)型大所以及支持型(戰略)小所。具體特點如下:
綜合上述來看,賣方研究依然是券商及券商股東層面戰略的重要一環,但成本投入程度仍有區分。2024年,頭部券商整體求穩,部分中小券商強化逆勢布局,而個別券商出于成本考慮有意將賣方研究收縮,轉為內服或者整體精簡,這在2025年會將更鮮明。
此外,綜合性券商、區域性券商對賣方研究的打法思路出現分化。其中,區域性的券商(地方國資色彩加重),深耕本土的傾向更加強烈,依托股東優勢、區域性戰略應運而生,進一步深化戰略發展。
產研、出海兩個大命題是否可行?
從整體研究行業動態來看,形成“投研+產研+政研”三位一體的研究體系多次出現在券商對研究業務布局表述中,產研成為今年研究行業的關鍵詞。
申萬宏源證券執委會成員、申萬宏源研究所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海晨曾表示,券商研究所要順應資本市場改革趨勢,完善對機構客戶的多元服務方式;發揮研究平臺作用,更好支持和賦能證券公司其他業務發展;提升研究專業性,為產業類客戶提供投資咨詢服務?!巴堆?產研+政研”也成為申萬宏源研究所近年來,推進轉型的重要研究體系。
賣方研究將發展與創新融入服務實體的大局,以“投研”為基礎,大力拓展“產研”、“政研”等研究業務新領域。從業內人士來看,在產業研究該如何做這一看法上,持審慎觀點的居多。目前,至少包括國投證券、西部證券、浙商證券、廣發證券、東吳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已建設產業研究院,聚焦區域經濟研究、產業經濟研究,與投行、財富資管和機構業務多條線協同賦能。
該如何對內服務、發揮內部協同增效?周海晨稱,財富管理業務方面,將研究與零售客戶的關注點相結合,并依托證券公司App、視頻號等更多地將研究成果向零售客戶傳達,同時賦能財富投資顧問業務;投行業務方面,通過加強對一級市場的研究,提升投行業務的估值定價能力;交易業務方面,以研究賦能決策,加速量化投研、大類資產配置等業務發展;資產管理業務方面,要推動資管業務向主動化、公募化、標準化、權益化轉型,提升資管產品收益率。
整體來看,目前產業研究現在有兩種模式,一個是獨立的產業研究院或政策研究院,主要是前述的幾家券商,但由于一般政策研究和產業研究很難區分,所以產業研究院也會涉及政策研究。另一個是依托券商研究所,進行產業研究配置。
記者了解到,多數賣方配置了產業研究團隊,或者幾個產業研究團隊聯合組建的產業研究中心,并未升格到獨立的研究院。比如華安證券2024年4月官宣設立了產業研究中心。記者還調研了業內20家左右研究所的情況,其中多數券商2024年二季度開始單獨劃撥分析師,成立了產業研究團隊,專門用來服務相關的需求,并有部分券商計劃擴容團隊。
不過,產業研究院已鮮明突出了功能性的定位,但盈利性并未找到兌現的清晰路徑。比如細化到實際落地項目并不成熟,包括與企業客戶、政府需求對接機制不健全。目前已進行的還是在對接企政研資源、發表研究成果(智庫功能)上。如何實現經濟上的自我維持和盈利能力方面,仍然面臨著挑戰。部分痛點值得關注,如在人員編制、經費使用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受到制約,尤其是券商內部、集團協同不暢等等。
券商通過賣方研究出海也日漸提上日程。與國內賣方研究傭金市場面臨的困境相比,海外業務影響較小,在國內資本市場持續開放的背景下,前景較為廣闊。
華泰證券多維度推動海外研究服務布局,一站式機構客戶服務平臺上線海外研究專區,提供海外市場深度研究。銀河證券也加快實施研究一體化戰略,推動境內外研究實現產品的雙向轉化及服務的雙向提供。海通證券把握中資機構國際化發展訴求和居民國際化配置資產需求,通過境內外多維度的屬地化研究和調研,不斷創新服務和產品,促進創收提升。
東吳證券也強化國際研究布局,今年12月,研究所加強研究配置,以及進行了重要的人事調整,公司研究所將加大海外研究銷售布局,并將對海外研究銷售交易團隊進行大幅擴張,以研究業務為抓手帶動其他海外業務發展。
也基于上述一系列變化與配置趨勢,券商研究所轉型為財富管理業務的支撐,可以促進券商內部資源的整合,實現研究、投資、財富管理等業務的協同發展,提升整體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
數字化轉型和金融科技應用賦能投研
數字化轉型和金融科技應用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賣方在科技金融方面形成更多共識,要積極迎接AIGC等對傳統研究咨詢業務的重塑,在研究咨詢服務中融入智能投研,在金融信息采集的基礎上,利用AI、大數據等技術對金融信息進行深度加工分析,強化對新興技術資產的估值定價能力,深入研究科技產業的運作模式和發展前景。
在最新《證券業的“AI風暴”,24家券商憑大模型開啟智能進化之旅,都在如何布局?》報道中就提到,AI 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投資決策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券商們積極探索,利用 AI 大模型在智能化投資領域邁出了堅實步伐。
中金公司大類資產團隊12月16日推出AI策略系列報告,從AI視角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重要政策,為投資決策提供新視角。而中金點睛投研大模型結合自身強大研究能力,7*24小時陪伴投資者開展在宏觀經濟、市場策略、固定收益、大宗商品、行業主題、公司個股等各領域的投研工作,助力投資者把握市場動態,挖掘投資機會。
海通證券的“e海言道”智能投研研報點評大模型,對研報進行智能分析和點評,不僅生成高質量點評報告,還保留報告底稿,方便追溯數據來源,確保合規審查。這一模型提高了研報的可讀性和實用性,為投資者提供更深入洞察,在投研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國金證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團隊首提大模型的產業鏈智能挖掘,通過和科技團隊合作,深入挖掘輿情中的標的、產業鏈板塊及關聯度等信息,在新聞解讀、輿情分析、智能市場分析、智能研報寫作等場景發揮作用,為投研提供更全面、精準的數據支持。
東方證券從2023年2月開始探索AI的應用,聯合東證資管開發基于大模型的AI投研助理平臺——東方紅智能小牛,通過問答方式為用戶提供金融輔助服務,并在路演速讀、智能風控、債券詢價交易、問制度等方面展開定制化應用研發,滿足投研人員多樣化需求。
招商證券全面引入大模型賦能研究,初步完成研究領域的研究數據庫、研究框架庫、研究知識庫建設,以及搜索能力、輔助撰寫能力提升,為投研工作提供堅實基礎,助力投研人員更高效地開展工作。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