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2025開幕在即!AgenticAI或成一大焦點英偉達稱其為“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前沿”
《科創板日報》1月1日 被稱作全球科技風向標的CES 2025啟幕在即,據媒體預測,Agentic AI(代理式人工智能)或將成為展會上一大焦點。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目前已有許多科技公司有意發展Agentic AI,并開始進行一些實驗,部分結果甚至顯示其最終將取代應用程序,但目前還未出現足夠成熟的實例。不過,外界仍預期Agentic AI將會成為CES 2025的重點趨勢之一。
《科創板日報》注意到,盡管包括英偉達、AMD等巨頭都將在CES 2025發布全新的AI硬件產品,三星、LG等品牌也為此次展會制定了以AI為中心的議程,但均并未直接提及Agentic AI概念。不過,有少數參展公司已明確預告將展示Agentic AI方面的進展,例如印度軟件公司iTechNotion便聲稱將在展會上介紹用于進行醫療診斷的代理式人工智能工具。
Agentic AI究竟是什么?英偉達將其視作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前沿。據該公司解釋,其使用復雜的推理和迭代規劃來自主解決復雜的多步驟問題,有望提高各行業的生產力和運營效率。具體而言,其工作流程分為四步:
感知:AI智能體收集和處理來自傳感器、數據庫和數字接口等各種數據,識別物理環境中的相關實體。
推理:大模型充當推理引擎理解任務,生成解決方案,并為特定功能協調專用模型。
執行:通過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與外部工具和軟件集成,根據計劃快速執行任務。
學習:通過“數據飛輪”不斷改進,從交互中產生的數據被喂入系統增強模型。
總體而言,標準意義上的Agentic AI能夠在沒有人類直接干預的情況下自主完成任務,AI Agent則更類似一種通用術語,本質上是實現Agentic AI的必經階段。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將Agentic AI列為2025年十大技術趨勢之一,其報告指出,預計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決策將通過Agentic AI自主做出。
目前來看,全球范圍內多個科技巨頭已開始布局Agentic AI。近日谷歌發布可自主瀏覽網站智能體Mariner,其能夠瀏覽電子表格、購物網站以及其他在線服務,并代表用戶執行操作;此前國內AI企業智譜推出的AutoGLM智能體支持50步以上的復雜任務操作,用戶無需手動操作即可完成外賣點單、高鐵購票等任務。
OpenAI前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維表示,下一代模型將“以一種真正的方式實現代理化(agentic)”,未來的系統除了具有自主性,還具有推理能力。
中國銀河研報指出,預計到2028年,中國AI代理市場規模將激增至852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72.7%。AI代理技術的快速發展,標志著從訓練為主到推理為主的轉換,企業資本支出將呈現從研發性資本支出為主到經營性資本支出為主的轉變,AI應用生態預將迎來繁榮期。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