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民用無人機產業高速發展市場前景日益廣闊

民用無人機產業高速發展市場前景日益廣闊

證券日報    2025-01-03

  伴隨科技飛速進步,民用無人機產業在全球范圍內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生產和應用大國,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尤為引人注目。

  1月1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獲悉,截至目前,已收集579例民用無人機缺陷信息,組織技術機構開展風險研判,推動召回缺陷無人機2797臺。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透露,下一步,將繼續用好標準研制、監督抽查、沙盒測試、召回監管等政策工具,嚴格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著力營造良好市場消費環境,持續推動無人機創新技術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述舉措對于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產業健康規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推動我國民用無人機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無人機行業主要分為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兩大類,民用無人機又可細分為消費級無人機和工業級無人機。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達到1174.3億元,同比增長32%。低空產業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月份至8月份,全國民用無人機累計飛行1946.1萬小時,同比增長15.6%。

  “如今,國內民用無人機產業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階段,民用無人機的產業發展呈現出多個特征,其中之一為產業正經歷轉型升級,相關產品加速迭代。

  民用無人機向各行各業深度滲透,是當前產業發展的另一個特征。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表示,從航拍、農林植保到物流配送、海洋調查、城市管理等,民用無人機的應用場景持續拓展,且在低空經濟蓄勢騰飛的加持下,其市場前景日益廣闊。

  此外,多位受訪專家表示,我國與民用無人機相關的體系制度建設已取得顯著進展,形成了一套包括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技術標準在內的較完整監管體系。一系列政策舉措的落實,為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的持續壯大打好了基礎。

  民用無人機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新興消費業態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實現自主研發與科技創新的重要路徑。不過,當前,民用無人機產業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

  如何主動積極應對挑戰?受訪專家普遍認為,應細化監管規則,強化質量管理,調動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公安交管部門等的力量,對產品在生產設計、檢測、銷售等各個環節的信息進行注冊登記,確保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各行各業,民用無人機最終也不會例外。二者融合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可能路徑之一是,在特定應用場景中,一款含有人工智能技術的民用無人機產品成功上市,就此引爆市場。這樣一款產品的出現,需要企業、科研機構、有關部門等的共同努力。”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