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訊飛醫療:醫療大模型第一股,強勢登陸港交所

訊飛醫療:醫療大模型第一股,強勢登陸港交所

新火種    2024-12-31

2024年12月30日,訊飛醫療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成為香港市場醫療大模型第一股。此次IPO不僅是科大訊飛分拆上市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國人工智能醫療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本次IPO,公司預計募資凈額為5.07億港元。招股書顯示,訊飛醫療募資將用于投資研發,持續升級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優化算法并加強機器學習等核心技術、升級現有產品及開發新產品進一步豐富產品及服務以及加強商業化能力并擴展服務網絡等。

醫療人工智能大模型第一股

訊飛醫療成立于2016年,招股書顯示,本次IPO后(假設超額配售股權未獲行使),科大訊飛占訊飛醫療的股權為49.42%。

事實上,訊飛醫療是A股人工智能龍頭企業科大訊飛分拆上市的子公司,此次分拆上市是科大訊飛在醫療領域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這是2024年唯一一家獲得中國證監會備案的A股分拆至香港上市企業,也是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的醫療大模型第一股。

而通過分拆,科大訊飛可以更加專注于其核心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應用,而訊飛醫療則可以獨立發展其在智能醫療領域的業務。此外,分拆上市后,訊飛醫療將能夠獨立進行融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資金支持,為其業務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當下,訊飛醫療在科大訊飛對AI+醫療戰略的有力支持下穩步前行。科大訊飛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行業領先地位,為訊飛醫療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后盾,助力其快速成長。

從營收來看,訊飛醫療正在迅猛發展。2021年,公司收入為3.73億元,2022年增長至4.72億元,2023年進一步增長至5.5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2.3%。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達到2.29億元,同比再次增長17.8%。

與此同時,公司的客戶群體也在不斷擴大。截至2024年6月底,訊飛醫療的基層醫療服務產品覆蓋了全國58100家基層醫療機構,智能醫院解決方案已應用于247家三級醫院和46家二級醫院。

中國醫療行業的演進與訊飛醫療的崛起

事實上,訊飛醫療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大背后,是中國整體智慧醫療行業的飛速發展。

從發展情況來看,中國醫療行業經歷了從信息化1.0到智能化3.0的演變。1.0階段以醫療信息化為主,但各系統間數據共享不暢,限制了服務效率;2.0階段實現了部分互聯網信息互通,提升了接診效率。目前,中國正邁向醫療智能化3.0時代,依托云架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優化資源配置,構建新型競爭優勢。這一階段的核心是實現全面的互聯網醫院,融合在線問診、診斷、遠程治療、處方開具和送藥到家等服務,重塑醫療服務體驗并升級醫院運營管理。

當下,中國智慧醫療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據Frost&Sullivan統計,2013年至2021年,市場規模從130億元增長至420億元,CAGR達33.8%。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2270億元,CAGR超40%,并有望在未來十年突破1.1萬億元。隨著政策和技術的推動,智慧醫療行業的投融資活動也日益活躍。2019年投融資事件13起,融資總額約7億元;2021年則增長至121起,投資金額超過168億元。

目前,中國智慧醫療行業已經形成了四大主要產業集群,涵蓋智能硬件、遠程醫療、移動醫療和醫療信息化,企業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區域平臺建設、醫療、醫保和醫藥四個領域,這些領域涵蓋了整個醫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個領域的競爭企業都在努力推動智能醫療的發展,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值得關注的是,訊飛醫療已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服務體系。當下,公司的服務涵蓋了基底層、醫療層、患者層以及區域管理層,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網絡。

以訊飛醫療的基層服務中的智醫助理為例,智醫助理能夠基于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醫學知識圖譜,為基層醫生提供精準的診斷建議、化驗檢查建議以及用藥指導,有效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水平。截至目前,智醫助理已在約60,000家基層醫療機構應用,覆蓋中國30余個省的610多個區縣,累計提供超8.77億次AI輔診建議,規范病歷3.4億份,經智醫助理系統提醒而修正診斷的有價值病歷超150萬例。

完善的服務體系,為公司構建了較深的護城河。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收入計,訊飛醫療在2023年中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排名第一。此外,按收入計,公司智醫助理在2023年中國基層醫療機構CDSS市場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占61.5%。

智慧醫療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存:訊飛醫療以研發驅動突破

不過,當下,智能醫療行業本身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醫療數據標準化和互操作性是醫療信息化中一個關鍵而復雜的挑戰。在傳統醫療領域,醫療數據以不同的格式和標準存儲和交換,其中包括自由文本形式的醫生手寫筆記和病歷摘要等非結構化數據。

而醫療數據的質量和標準化對于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至關重要。大部分醫療機構的數據量雖然龐大,但由于數據來源和采集方式的差異,數據質量和標準化水平參差不齊。有些病種的訓練數據可能缺乏,這會導致在開發涉及這些病種的人工智能模型時面臨挑戰。這限制了人工智能模型在醫療領域的訓練和應用。

事實上,醫療數據的隱私保護至關重要,但數據泄露和網絡攻擊使得的風險依然存在。此外,現代AI算法,尤其是深度學習模型,缺乏可解釋性,影響了其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

正是智慧醫療行業本身的一些挑戰及盈利等問題,智能醫療投融資額開始出現降溫。到2023年,智能醫療行業共發生95起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額約為76億元。

不過,智慧醫療投融資額的放緩,這并不代表行業發展的停滯,而是一個相對成熟和穩定的階段。智慧醫療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到更加注重項目質量和商業可行性的階段,投資者更加謹慎而審慎地選擇投資項目,以確保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行業頭部企業則轉向強化研發及其產品等核心競爭力。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訊飛醫療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6億元、2.42億元、2.64億元以及1.35億元。不到四年時間,公司研發開支合計就高達8億元以上。

在此背景下,訊飛醫療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進展,特別是在醫療大模型、自然語言處理和醫學知識圖譜等領域。

以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為例,訊飛醫療獨立研發的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是公司技術研發的重要成果之一。該模型通過大量優質數據的訓練,具備了強大的理解和生成能力,能夠在多個醫學相關任務上超越GPT-4Turbo。例如,在專家級醫學知識圖譜問答、臨床語言理解、疾病診斷治療推薦等方面,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均表現出色。

而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通過加強對研發的大量投入,保持在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優勢。公司凈利潤率逐年提升,2023年,訊飛醫療凈利潤率達到了15%。

隨著訊飛醫療在香港交易所的成功上市,公司不僅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肩負起了引領智能醫療行業邁向成熟與可持續發展的重任。盡管當前面臨數據標準化、隱私保護以及AI模型可解釋性等挑戰,訊飛醫療憑借其在人工智能技術上的持續創新和研發投入,已經在醫療大模型、自然語言處理和醫學知識圖譜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并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未來,訊飛醫療有望在醫療人工智能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