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人工智能時代應培養高端人才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李嘉薇 鄧敏)第24屆中國經濟學年會30日在北京大學開幕。在圓桌論壇環節,談及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端人才培養,與會嘉賓從個體學習、高校平臺建設、制度環境等角度出發,分享見解。2024年11月30日,第24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在北京大學開幕。圖為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圍繞“人工智能發展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李嘉薇 鄧敏)第24屆中國經濟學年會30日在北京大學開幕。在圓桌論壇環節,談及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端人才培養,與會嘉賓從個體學習、高校平臺建設、制度環境等角度出發,分享見解。2024年11月30日,第24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在北京大學開幕。圖為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圍繞“人工智能發展
作者|Ailleurs編輯|陳彩嫻4月14日,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了2021年“中國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來自523所高校、企業和科研機構的4701名中國學者上榜。據AI科技評論統計,上榜學者數量位居榜首的是中國科學院(45
僅靠視覺(像素)模型能走多遠?UC 伯克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新論文探討了這一問題,并展示了大型視覺模型(LVM)在多種 CV 任務上的應用潛力。最近一段時間以來,GPT 和 LLaMA 等大型語言模型 (LLM) 已經風靡全球。另一個關注度同樣很高的問題是,如果想要構建大型視覺模型 (LVM) ,
近日,2024 AAAS Fellow 名單正式公布!AAAS Fellow 是科學家、工程師和創新者中的杰出骨干,他們在研究、教學、技術、學術界、工業界和政府管理以及向公眾傳播和解釋科學方面的卓越成就得到了各學科的認可。
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10月28日,以“數字化轉型、高端化邁進、智能化升級”為主題的數字化轉型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貴州)大會暨中國機械500強研究報告發布會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開幕。本次大會以國際化視角,邀請了來自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中車集團、華為公司、中核集團等國際知名的
2024年,人工智能(AI)技術迎來史無前例的發展契機,生成式AI迎來爆發式增長,尤其是在文本生成、圖像生成、視頻生成等領域的應用;制造業引入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線,帶來前所未有的高效運作;服務業中AI的應用讓個性化服務得以實現,用戶體驗和滿意度也隨之大幅度提升。
作者 | Ailleurs編輯 | 陳彩嫻近日,劍橋學者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發表了一篇名為“The Difficulty of Computing Stable and Accurate Neural Networks: On the Barriers of Deep Learning
一項ICLR拒稿結果讓AI研究者集體破防,紛紛刷起小丑符號。爭議論文為Transformer架構挑戰者Mamba,可以說開創了大模型的一個新流派。發布兩個月不到,就已建立起一個生態,MoE Mamba,多模態Mamba應有盡有。
2021年1月,全球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學者邢波教授(Eric P. Xing)正式出任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大學 MBZUAI 的創始校長。日前他接受了機器之心的專訪。在超過4個小時的訪談中,邢波教授分享了他的治學和治校之道。
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會對印度產生什么影響?在AI時代,印度還能不能依靠用工成本優勢繼續推進工業化和現代化?號稱“擅長軟件”的印度人究竟能不能把這一優勢延續到AI時代?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最近與哈佛商學院的一位印度老師談及了這些問題,再結合社交媒體的相關討論,筆者發現,很多印度人對于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