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文化建筑迎來無人駕駛小巴
昨天,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周邊自動駕駛接駁服務開通試運行,乘客可免費試乘無人駕駛小巴往返于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郝家府地鐵站和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之間。本報記者鄧偉攝 本報記者孫宏陽 沒有方向
昨天,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周邊自動駕駛接駁服務開通試運行,乘客可免費試乘無人駕駛小巴往返于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郝家府地鐵站和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之間。本報記者鄧偉攝 本報記者孫宏陽 沒有方向
12月4日,第二屆“中國建造·慧享未來”建筑機器人大賽收官。經過激烈比賽,此次競賽共角逐出創意設計競賽、實戰比拼競賽、性能表演競賽3大競賽類別共計9項大獎,107個產品獲獎。作為第四屆川渝住房城鄉建設
三大建筑建設歷程宣傳片。 視頻由主辦方提供(06:24)位于大運河畔的、設計元素取自漕運碼頭岸邊的古糧倉的北京藝術中心;巨大的銀杏葉片擎起的高大、空靈的“森林書苑”北京城市圖書館;建筑主體宛如船舶、風帆和水浪的大運河博物館——三座龐大的建筑群掩映在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它們北鄰大運河,與行政辦公區隔
智能建造作為建筑行業轉型的核心方向,是未來各類建造項目實現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驅動力。12月3日,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建造·慧享未來”建筑機器人大賽,即將在渝開賽。本屆大賽結合建筑機器人及智能產品研發創新實際設置了創意設計、實戰比拼、性能表演3大競
11月23日,“中國建造慧享未來——首屆建筑機器人大賽”在涪陵區開幕,吸引上海、廣東、江蘇、浙江、湖北、甘肅、四川等18個省市73家龍頭企業的86個項目參與角逐。首屆建筑機器人大賽是第三屆川渝住房城鄉建設博覽會的重要活動,為期兩天的大賽采用“競賽、展覽、論壇”相結合方式,
智能建造作為建筑行業轉型的核心方向,是未來各類建造項目實現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驅動力。12月3日,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建造·慧享未來”建筑機器人大賽,即將在渝開賽。本屆大賽結合建筑機器人及智能產品研發創新實際設置了創意設計、實戰比拼、性能表演3大競
1月23日,“中國建造慧享未來——首屆建筑機器人大賽”在涪陵區開賽。來自上海、廣東、江蘇、浙江、湖北、甘肅、四川等近20個省市73家龍頭企業的86個項目參與角逐。這些建筑機器人展示的“十八般武藝”,全方位、多維度彰顯了中國“智造”的硬核實力。
說起建筑施工現場,我們會想到什么?臟亂的環境、高危的工種,抑或是在烈日下粉塵里勞累的工人?事實上,現在的建筑工地正在擺脫這些固有印象。11月27日,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的一個建筑工地上遇到了外形像蝎子的機器人、長得方方正正的機器人……自行式智能鋼筋綁扎機器人在工作中澎湃新聞記者蔣樂來圖鋼筋綁扎機器人:
為服務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游客差異化出行需求,3月3日起,北京市交通委在已有常規公交運力保障基礎上,借助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擴區機遇,試點開通三大文化建筑周邊自動駕駛接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