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融環境:人工智能大模型為環境保護注入新動能
在對環境中的污染物進行預測時,將推理時間從10個小時縮短至25分鐘,污染物預測準確率提升10%,有效預測周期從3天提升到7天……這是天融環境大模型相比傳統數值模型方法,展現出的強大能力。
2023年以來,華為云和天津天融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融環境”)開展深度技術合作,華為云盤古大模型的3DEST算法、分布式云原生、高并發超強算力,結合天融環境海量環保數據以及深厚的環保行業知識和技術沉淀,利用近70年近8000種數據進行訓練,誕生了天融環境大模型。
2024年6月,華為開發者大會2024天津分會場活動在中新天津生態城(以下簡稱“生態城”)舉辦,在大會上,華為天津開發者創新中心與天融環境簽署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協議,天融環境大模型作為基于盤古大模型研發的全國生態環境領域首個環保行業大模型也落地了生態城。
天融環境大模型發布目前,天融環境大模型的技術能力已經在大氣污染預測預報場景中得以很好地展現。天融環境大模型強大的科學計算能力和擴展性,一方面,讓環保管理和生產工作大幅度提高綜合效率,有了更多時間開展更精準的預測性治理。另一方面,為環保行業打造從預測預報到精準溯源、對策方案、效果評估、降碳減污協同的垂直應用,污染介質和源類橫向拉通的人工智能技術產品,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底座。
對于天融環境大模型的領先性,記者了解到,其實現了科學計算由數值驅動到智能驅動,為生態城環境管理提供更快、更準確的科學計算與數據應用,實現預測性精準管理,全面提升生態城減污降碳管理效率和質量;天融環境大模型基于支持外部應用的強大擴展性,可以助力生態城未來實現綠色、低碳升級版的高質量發展;此外,天融環境大模型還擁有強大的數據集成應用能力,為生態城搭建智能大數據庫,為數據的深度應用奠定基礎。
環境保護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之一,同時,環保行業具有技術跨界廣、數據量巨大的特點,亟須借助先進的科技手段提高治理效率,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也越來越需要科技創新,不斷地改善環境質量。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大模型作為一種具有極高預測和分析能力的人工智能模型,正逐漸應用于各個領域。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大模型為更快、更精準的科學計算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通過超強科學計算能力,為環保行業打造了標準化產品,為提高環保行業的產業化程度注入了新動能。
大模型在環境保護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如在氣候變化研究方面,可以通過預測未來氣候變化趨勢,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決策依據;在資源優化配置方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生態環境監測與評估方面,為環保部門提供科學依據等。因此,大模型對于環境保護的作用正與日俱增。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在2024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更明確指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p>
華為云EI服務產品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華為云始終堅持AI for Industries的方向,將AI技術與行業知識相結合,基于盤古大模型持續創新,已打造了政務、金融、制造、礦山、氣象、電力、鐵路、藥物分子等行業大模型。與天融環境的合作,將加速推動全國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對環境保護領域進行智能化升級。
天融環境大模型作為全國生態環境領域首個行業大模型,為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推動生態環境智慧治理、推進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工智能助力數智環保高質量發展。
“目前,隨著第一個落地項目一期成果的交付,天融環境大模型的應用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展開,在國家層面和省市層面均已達成合作協議。”天融環境董事長馮林安表示,他堅信,天融環境與華為云的強強聯手,必將以環保人工智能大模型為環保行業注入新的力量。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