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公交、自動駕駛出租等全面測試中!未來上海交通出行有更多想象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成熟,AI與交通的融合正在創造出更豐富的應用場景,更加高效的交通管理系統,更加優化的出行體驗。
2024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成熟,AI與交通的融合正在創造出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從更加高效的交通管理系統、更加優化的出行體驗,到正在測試中的智能網聯公交、自動駕駛小巴、自動駕駛出租,正在重塑我們對未來交通的想象。
也許這一年,AI給人們出行帶來的影響尚無法深刻體驗,但變化已經悄悄發生。對此,AI給出了自己的感知。
盤點2024——
記者問:2024年,AI給交通出行帶來了哪些變化?
AI回答:
一、通過實時分析交通流量、路況和天氣情況,智慧交通系統能夠自動調整信號燈的控制策略,優化交通流量,減少交通擁堵。
二、通過人們的出行需求和行為模式,進而提供更加個性化、高效的出行服務。根據用戶的歷史出行記錄和偏好,推薦最合適的出行方式,優化用戶的出行體驗。
三、自動駕駛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自動駕駛車輛能夠通過傳感器、攝像頭、雷達等設備收集周圍環境信息,并通過深度學習算法進行分析和決策,實現無需人工干預的自動駕駛。
四、智能停車系統得到了應用,通過AI技術實現自動識別空閑車位并進行信息共享,司機可以在出行前或途中獲取實時的停車信息。
記者觀察
2024年11月5日,第七屆進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展客商前往展館如何實現“一鍵查”?在哪里乘坐公交接駁車?酒店穿梭巴士如何購票?自駕去展館,如何預約停車呢?……所有這些,都可以在上?!俺鲂屑捶铡?MaaS)平臺“隨申行”上線“進博交通出行服務專區”上找到答案。
AI技術給出最優出行方案
2024年是“出行即服務”(MaaS)平臺跨入正式運營的第二年。第七屆進博會上,(MaaS)平臺不僅覆蓋常規公共交通線路、公交延伸線、軌道交通接駁線、停車場接駁線、酒店穿梭巴士、出租汽車、智慧停車等全方位出行場景,還特別升級了一站式、多樣化的出行服務,提供國家會展中心館內外高效導航方案。館外導航服務將地鐵、公交、免費公交/接駁線等多種出行方式聯程組合,為參展者和觀眾提供了精準的行程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專區首次將導航服務從館外延伸至館內,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服務空白。參展人員通過身份認證后即可在展館內享受導航指引,在“四葉草”內逛展不迷路。
這些“精準服務”的背后,就是MaaS系統通過AI智能算法,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偏好,結合軌交、公交龐大網絡生成最優的出行方案。這種個性化的服務不僅提高了公共出行效率,增強了客展商出行體驗,更保障了重大活動的舉行。
自動駕駛BRT“穩步前行”
距離國家會展中心30多公里外的奉賢區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今年以來,32.6平方公里的范圍內,自動駕駛BRT、自動駕駛巴士、自動駕駛出租車等正在進行全面應用測試。
行進中的智能網聯公交。勞動報記者胡玉榮攝影
“啊,剛才是車子在自動駕駛??!司機的手沒有在方向盤上?”在奉浦快線(BRT)賢浦路站,準備下車的王阿婆得知車輛在“自己駕駛”時,有點不敢相信工作人員的話。“我覺得開得很平穩啊,而且靠站時,比駕駛員都規范,怎么可能呢?”下了車,王阿婆看著遠去的公交車,還是有點不敢相信。
車內顯示屏可看車輛實時狀態。勞動報記者胡玉榮攝影
作為正在打造國內第一條基于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商業運營的BRT線路,廈門金龍智能網聯公交車在示范區已完成自動駕駛載客里程9000公里,載客人數達到25000人次。
“基于BRT線路的自動駕駛公交,通過車路協同接入信號燈數據,實現信號優先、智能配速通行,大大提高出行效率?!睋嚓P人士介紹,載客測試啟動以來,車輛在路口通行識別信號燈能力和精準靠站方面表現突出,通過線控轉向、高精度地圖及精準??靠刂撇呗裕蓪崿F厘米級精準??空?,車上的自動駕駛系統能夠實時監測道路狀況、車輛和行人動態,做出更加理性、準確的駕駛決策,從而降低事故率。
自動駕駛出租像個“新司機”
“隨著AI技術的迅速發展,自動駕駛的應用測試正在更廣范圍展開?!鄙虾V悄芫W聯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龍表示。上海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是奉賢區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的運營主體,截至目前,示范區累計開展測試里程超24萬公里,發放134張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測試及監管55輛無人駕駛裝備。
除了智能網聯公交車,示范區內,已經開行了近十條的自動駕駛小巴線路,打通從社區到園區、軌交站點“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同時,自動駕駛出租(Robotaxi)也在試運營中,上車點從原先的幾個增加到幾十個。
自動駕駛出租在載客測試中。勞動報記者胡玉榮攝影
在臨港南橋科技綠洲園區,早上8點左右,一輛輛自動駕駛出租駛出停車場。記者登上無人駕駛出租,系上安全帶,點擊“立即出發”,車輛便打開轉向燈、方向盤自動轉向,車子也開始前進。車輛行駛過程中,整體表現就像一個“新司機”,速度不快,小心翼翼。車輛會在需要轉彎前提前打燈變道;在變道時如果后方有車輛會減速讓行,而不是加速變道;在前方有行人時,能感受到明顯的剎車感。
“幾個月測試下來,自動駕駛出租最大的進步是自動駕駛體驗改善和導航路線更合理,比如路上有一個路障,有經驗的司機一般會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直接繞過去,而自動駕駛車輛前期則完全按照道路規則,剎停后才準備變道,目前車輛逐步實現提前介入變道,實現平順自動駕駛;初期導航路線距離優先,未結合道路狀態和擁堵情況,行駛體驗較差,目前逐步實現路線和主流導航地圖相近?!彪S車的安全員表示。
劉龍告訴記者,不管何種無人駕駛裝備,都在通過測試找到目前存在的“不足”,然后通過不斷“訓練”提升“能力”,“按照目前的AI技術發展,自動駕駛將很快實現從‘看見’到‘理解’的轉變,將極大提高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效率。比如當汽車檢測到前方一名行人時,不僅僅知道有個行人存在,它還能判斷出這個行人可能要橫穿馬路,從而提前做出反應,避免事故的發生?!?/p>
暢想2025——
記者問:2025年,AI技術將如何推進交通出行的智能化轉變?可能存在哪些方面因素的制約?
AI回答:
一、AI技術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應用將更加成熟,通過高精度地圖、傳感器融合和機器學習算法,實現車輛的自主導航和決策。這將大大提高道路安全性,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二、自動駕駛出租車、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將逐漸進入市場,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提高出行效率。
三、利用AI進行交通流量監測和管理,可以實現動態調整交通策略,提高道路利用率。
制約因素主要有四個。
一是一些技術瓶頸需要突破,如傳感器精度、算法穩定性等。
二是目前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可能制約AI技術在交通領域的廣泛應用。
三是公眾的接受度和信任度也是推廣的關鍵。
四是如何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頭圖為自動駕駛出租早上駛出停車場。勞動報記者胡玉榮攝影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