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以模制模,解決AI帶來的安全挑戰
中新網12月13日電 “行業里有一個共識,2023年是模型能力之年,2024年是場景之年,2025年是應用之年。在各個應用場景里,大模型在里面賦能,把所有應用重塑。其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場景和應用。”
近日,第八屆“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峰會首次網絡安全國際合作專題論壇在北京舉行,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如是表示。

圖為論壇現場。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如火如荼,被應用到各個場景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世忠提到,人工智能的橫空出世,雖給人類帶來了無限生機和希望,但也引發了一系列安全隱患,包括改變就業結構、沖擊法律和社會倫理體系,以及侵犯個人隱私等。
傳統方法可以解決部分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問題,但對于新出現的AI安全問題,周鴻祎認為,必須用大模型來處理。“以模制模,用魔法打敗魔法。總結來說,既要用AI解決安全的痛點,也要解決安全的新問題,AI自身產生的新挑戰。”
面對智能化時代所帶來的網絡信息安全威脅,吳世忠則表示,要加強前瞻預判和約束引導,最大限度降低技術帶來的可能性風險,積極回應各國對數據安全、個人隱私、道德倫理等方面的關切,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和可控。
不過,一個現實問題是,各個國家對網絡安全的認識程度和相關法律法規并不一致。
“我們需要更多框架,匯聚全球的專家力量,來更好應對AI變革及其他新興技術帶來的挑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江明灶在談及網絡空間治理時如此建議,“促進合作、推動創新、投資人力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安全、有韌性的網絡空間。”
中國絲路集團董事長閆立金認為,現在急需秩序和價值的共建,網絡已經超越了以前的內涵和外延,所以必須有共識。“通過建立價值共識機制,不斷促進秩序的建立,人類能夠消除巨大分歧帶來的影響,形成新的價值文明范式。”(完)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