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完成AI宮頸癌篩查超200萬人次
中新網湖北新聞4月20日電 (汪蘭)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人工智能宮頸癌防治新技術試點推廣項目交流會19日在武漢召開。來自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和全國各地數十家婦保院的專家齊聚一堂,探討如何借助人工智能云診斷技術實現基層婦幼保健機構的“數智化”,為婦女健康升級“防護網”。
據介紹,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人工智能宮頸癌防治試點推廣項目啟動于2019年,項目由武漢蘭丁云醫學檢驗實驗室作為技術支持單位,在各地宮頸癌篩查工作中運用AI大數據云診斷技術進行創新試點,以達到提高篩查質量,減少漏診率,直至消除晚期宮頸癌發生的目的。5年來,項目已累計在全國各地開展AI宮頸癌篩查超過200萬人次,篩查陽性率達到5.24%-6.78%,高級別病變的檢出率達到350/10萬以上,對照傳統人工篩查方式均有明顯提高。
此外,該項目還帶動一批中西部縣級婦幼保健院實現了病理檢驗工作的“數智化”。目前,參與項目的基層婦幼保健機構已達41家,遍及中西部省份,通過參與項目,許多單位具備了進行遠程AI病理診斷的能力,既能滿足開展AI宮頸癌篩查的需要,也有效增強了自身的病理檢測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交流會介紹了AI大數據云診斷技術在湖北城鄉適齡婦女宮頸癌全覆蓋篩查項目中的成功實踐,以及麻城市婦幼保健院AI數字病理中心的運行情況。從2022年中到2023年底,湖北省共完成AI宮頸癌篩查526萬例,這一過程中,先后有17家縣級婦保院在蘭丁云實驗室的支持下開展了AI數字病理中心的建設工作。
2022年10月,麻城市婦保院成為湖北省首家建成AI數字病理中心的縣級婦保院,可就地完成病理標本的制片及掃描上傳,由AI云診斷平臺自動完成診斷,結束了該院沒有病理檢驗能力,對于宮頸癌等疾病既不能復查,也不能治療的歷史,讓當地婦女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在AI數字病理中心的建設過程中,技術支持單位采取了“建設—運營—交付”的BOT模式,除對基層婦保院開放AI云診斷平臺外,還從當地實際需求和長遠發展出發,分階段提供數字化病理掃描設備并開展操作培訓。婦保院掌握技術之后,病理中心交由婦保院獨立管理運營。這種合作方式讓基層婦保院充分掌握了合作的主導權,降低了對外界的技術依賴,發揮了實實在在的賦能效應。目前,部分AI數字病理中心的檢測項目已經從細胞病理檢驗擴大到組織病理檢驗,可開展包括胸腹水、乳腺包塊等多種疾病的診斷,有效彌補了基層病理醫生稀缺的短板,在縣域基層形成了婦女健康領域的查、診、治閉環。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將AI大數據云診斷技術引入基層宮頸癌篩查工作,是科技創新與數字化醫療深度融合的典型范例。蘭丁AI云診斷平臺已累計完成超千萬例宮頸癌篩查,6萬多例病理復查,形成了超過1200TB的臨床數據庫,診斷誤差率可低至0.02%,數據表明,AI宮頸癌篩查低成本、高質量、廣覆蓋,成本效益比好,適合國情,能幫助更多的農村婦女得到早診早治,也能有力推動醫療健康領域的數字化升級,對于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醫療體系現代化、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據悉,2024年,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將繼續以AI云診斷技術推動各地宮頸癌篩查項目的高質量開展,并將重點支持縣區級基層以及醫療資源匱乏的邊遠地區。會上,十余家來自中西部省份的婦保院也表達了參與試點項目,引進AI云診斷技術的需求。(完)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