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岳池縣:打造數字平臺助力農業現代化

岳池縣:打造數字平臺助力農業現代化

新火種    2024-11-27

近年來,岳池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了全面的數字農業平臺,依托物聯網、大數據、AI等先進技術,為園區的農業生產管理提供全方位支持,為農業現代化發展保駕護航。近日,走進岳池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放眼望去,綠意盎然。新播種的油菜籽已經變成油亮嫩綠、長勢喜人的油菜苗。為更好掌握油菜的生長情況,產業園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一早就來到園區戶外監測點,仔細查看相關設備的運行情況。此刻,多光譜無人機正在園區內穿梭,將采集到的數據實時上傳至數字農業集成平臺云端,為農業生產提供“一手資料”。“這個數字農業集成平臺,可以獲取氣象、水質、墑情等數據,它與數字農業應用平臺、多光譜無人機自動巡田平臺、AI分析平臺,一起將園區內的多種傳感器、監測設備與外部數據源整合在一起,打破‘數據孤島’。”岳池縣現代服務中心市場股負責人張雄介紹,四大平臺分工合作,為整個園區的精細化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農戶提供了科學的生產建議。該現代農業產業園構建了“精準農業+生態循環”的新模式,將現代農業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兼顧了生態與發展的雙重效益。通過數字農業集成平臺對農藥、化肥的用量追蹤,生產者可根據土壤和作物的需求進行調整,減少對化學投入品的使用。2024年,園區化肥施用量較上年減少0.5%,農藥施用量較上年減少0.65%,水稻、油菜單產明顯上升。除物聯網設備外,園區還接入衛星遙感監測數據和社會化服務數據,讓種植更輕松。“無論是個體農戶、小型合作社,還是大型農業企業,都能通過該平臺進行地塊管理、農事管理、生產過程記錄等。”張雄表示,數字農業集成平臺結合各類監測數據,覆蓋作物從播種、灌溉、施肥到收割的全生命周期,能夠及時為農戶提供生產建議,幫助他們制定更加科學的作業計劃,極大地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和管理的規范性。如何才能將“靠天吃飯”轉為“看天管理”,讓農業吃上“科技飯”,岳池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給出了答案。“園區共有25套戶外監測設備,主要監測園區內監測點周邊生產基地的基本農情、天氣、土壤墑情以及病蟲害等。”園區服務中心創建股負責人黃紹天介紹,有了這些設備,園區能提前預測農作物的病蟲害等問題,降低農戶損失。通過多光譜無人機自動巡田平臺,不僅看到了油菜基地的生長階段與長勢分析報告,還看到平臺結合近期的溫度、濕度與土壤狀況“搭脈問診”,開出施肥“良方”,為農作物健康生長護航。“除了大型機械化輔助作業,園區還有專業的農業監測設備為我們提供參考依據,莊稼長得更好,病蟲害防治也比以前更科學,省時省力更省心。”茍角鎮曾拱橋村村民范光菊說。岳池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農業平臺,不僅為當地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成功案例,也為川渝地區乃至全國的農業園區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通過該平臺的成功應用,川渝兩地在農業數字化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示范效應,有助于帶動其他地區農業產業的數字化升級。

來源:岳池縣融媒體中心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