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數智新重慶:5G與AI賦能產業升級的前沿實踐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高質量的5G網絡、強大的AI能力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有效賦能包括制造業在內的千行萬業數字化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推動融合應用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日,環球網記者走進重慶這座迅速崛起的“數智名城”, 實地考察通信和計算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探討如何快速提升5G網絡的覆蓋和質量,同時研究5G、5G-A和人工智能技術如何為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旅游和低空經濟等領域帶來創新和價值,以發現并展示重慶在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方面的杰出實踐和成果。
重慶信號升格: 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過30個
去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的通知》,其中的主要目標提出,要實現移動網絡(4G和5G)信號顯著增強,移動用戶端到端業務感知明顯提升,為廣大用戶提供信號好、體驗優、能力強的高品質網絡服務。
在4月24日舉辦的“信號升格”主題媒體座談會上,重慶市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過30個。截至目前,專項行動已對全市200余個商圈和文旅場所、1200余個居住社區、7000余部電梯等具體場景優化網絡質量,完成了軌道交通八條既有線路的224個站臺、199段隧道的5G網絡改造,最快的網絡測試速率超過了700Mbps。

“信號升格”主題媒體座談會
宏微結合立體組網,實現“8D魔環城市”的5G覆蓋
解放碑是重慶的地標建筑,日均人流量超30萬,重大節假日人流量超100萬,解放碑商圈有4個方向寬敞空曠的步行街,周邊建筑物及人流均十分密集,網絡覆蓋的技術難度高。重慶電信承接工信部“信號升格”專項行動,在解放碑商圈采用宏微協同立體組網,室內外協同、高低分層立體組網,實現密集商圈5G網絡全面連續覆蓋。首先在周邊裙樓樓頂部署5G宏基站,解決商圈面上的基礎覆蓋;其次在步行街地面的監控桿、路燈桿上部署5G小微基站,對人流密集高流量區域進行精準疏忙;在周邊商場及寫字樓、地下通道、地鐵站內建設室分系統,完善室內外場景連續覆蓋,實現用戶高速泛在的網絡極致體驗。

重慶電信加快解放碑商圈信號升格
解放碑地下環道室內導航:5G+室內北斗導航系統創新落地
重慶立交橋縱橫交錯,道路變化多,網友一直戲稱“到重慶導航都得迷路”。重慶市解放碑地下環島總長度7.5公里,位于地下20至60米深處,包括上、中、下三層隧道群和超小半徑螺旋形隧道,串聯近30個地下車庫2.3萬個車位,并配套紅綠燈、載車電梯等交通設施,構造非常復雜,市民駕車通行中很容易迷路。重慶移動率先在重慶解放碑地下環道落地“5G+北斗”室內導航系統,通過在環道內部署衛星定位設備,實現動態3—5厘米、靜態精度5—8毫米的高精度定位,導航定位精度與可靠性顯著提高,動態內符合精度置信度達到95%。填補了國內地下隧道無衛星導航的技術空白,有效解決隧道內定位導航和車流監測等問題,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省時、安全。

媒體探訪解放碑地下環道5G+北斗導航解決方案
5G-A通感一體:服務低空經濟
5G通感一體化是5G-A階段的重要特性與能力,它將通信、感知、計算等多種能力結合,在保障通信服務的同時,賦予基站感知探測能力,可以對低空飛行物、道路車輛、水域船舶等實現低成本、無盲區、全天候的感知。重慶移動在兩江新區國際博覽中心完成了5G-A通感一體化基站低空感知功能驗證,采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模糊識別算法,可以識別反射面積達到0.01平方米的低空飛行物。

5G-A通感一體特性賦能低空經濟
長安汽車數智工廠:5G大范圍應用,深度賦能汽車制造
中國聯通(重慶)5G融合創新中心與華為等主要合作伙伴聯合長安汽車共同打造了“智能工廠”——長安汽車數智工廠。在這個工廠中,5G網絡覆蓋了包括壓鑄、電池、機械加工、沖壓、焊接、涂裝和總裝在內的7個主要車間以及超過一千個不同的加工和生產環節。5G網絡連接了數字化基礎設施和多種制造系統,能夠實時傳輸數以百萬計的生產指令。它支持工廠在安全、質量、交付、成本、人員、設備和環境等七個關鍵領域的業務運作,以及工廠運營的可視化管理。5G技術已經深入到制造業的核心,成為制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長安汽車數智工廠現場參觀交流
中國聯通5G融合創新中心:一體化能力聚合,一體化運營服務
中國聯通(重慶)5G融合創新中心(以下簡稱“5G融合創新中心”)由中國聯通和重慶市政府在渝共同組建成立,是5G融合創新和工業服務賦能區域產業發展的重要創新載體。5G融合創新中心重點聚焦汽車及工業智造全產業鏈,以5G技術為核心,制定八大業務方向,打造了40余款自主可控產品,沉淀了強大的產品及研發能力。目前,已服務長安、大江美利信、華森、川儀等本地工業龍頭企業,服務整體覆蓋全市17個主要工業門類,重點打造了“柔性生產制造、現場輔助裝配、機器視覺質檢”等“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

中國聯通5G融合創新中心現場交流
宗申動力:5G+AI+制造,實現制造型精益生產、降本增效
宗申動力實施了“6+1”架構,指6大應用場景+1個5G內網建設,6大應用場景包括5G+MES、5G+AI質檢、5G+智慧物流、5G+遠程操控、5G+輔助裝配等新興應用,使生產效率、運營成本、產品質量均得到了優化,覆蓋摩托車發動機生產制造行業的“人機料法環測”各業務場景,實現了制造型精益生產、降本增效。通過在生產工廠內部署5G企業內網,利用5G網絡高并發、低時延、高帶寬的特性,解決部分業務場景中使用傳統通信手段存在的通訊瓶頸,實現5G與摩托車發動機制造業務深度融合,解決生產痛點、難點,促進摩托車發動機裝配制造業轉型升級。

宗申動力產品展示
重慶美的:5G+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重慶美的2020年與中國電信合作,率先組織開展5G項目,利用中國電信 5G 技術進行專網改造,形成基于中國電信 5G 等新型網絡技術的網絡體系架構和網絡基礎設施,運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實現對工業數據的深度感知、傳輸交換、計算處理和高級分析,實現重慶美的機器、零部件、控制系統、信息系統、產品以及人之間的網絡互聯;實現從單個機器到生產線、整個工廠的智能決策和動態優化,從生產系統內部智能化改造升級和 5G 網絡新技術兩個層面同時著力,并形成 5G+高清視覺質檢新型應用場景、5G+物料智能管理等典型5G應用場景。

美的國家級5G+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
通過記者此次的走訪,我們得以深入了解重慶在推進5G信號升格和打造算力山城方面的顯著成就。重慶不僅在5G基站建設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更在5G技術的深度應用上展現了其創新力和實踐力。重慶的實踐表明,5G和AI技術的融合創新,不僅能夠提升傳統產業的效率和質量,還能夠催生新的業態和模式,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面向未來,重慶將繼續深化數字基礎設施的體系化發展,構建更加先進、綠色、智能的信息基礎設施,以實現供給能力和應用服務水平的全球領先,推動數智新重慶的高質量發展。這不僅為重慶自身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也為其他城市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來源:環球網
Tags: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