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AI教育是大勢所趨,但沖之前請三思

AI教育是大勢所趨,但沖之前請三思

新火種    2023-11-08
“我們應該感謝這個時代,在大家搞人工智能+教育的時候,國家沒有馬上出臺相關法律,要求所有搞人工智能教育的人,必須考過計算機六級,或得上一個培訓班等。我們非常感謝這個國家的法律、這個時代的法律。作為新技術,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前期進入時,大家基礎素養都是不夠的,但一定要對未來充滿信心,未來的發展一定是爆炸式的。”上述一段話,是學霸君創始人張凱磊在接受億歐教育采訪時的感嘆。AI+教育是大勢所趨,大家也都在一遍遍的論證中更加確定。像互聯網、移動互聯網、O2O、直播等新概念大潮一般,看到AI,一群人不顧一切蜂擁而上,整個領域看起來好不熱鬧,但實際上,在互聯網大潮中,倒閉的企業不計其數,在每一個新風口下,最后真正活下來的企業寥寥無幾。在教育領域也是如此,從2014到現在,教育行業的跑路者也不在少數。互聯網來臨時,一批追逐風口的在線教育企業涌現出來,但2012年就有巨象網、技能都市、樂學習、吖吖網、暢享驛站、91師徒網及聚享學等項目死掉;隨后有72人拜師網、酷伴網、那好網、學都網、梯子網等關閉。包括被業界捧為明星企業的星空琴行,趕上了O2O風口,深得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看好,一連投資3輪,但融到C輪的它,還是因為資金鏈斷裂沒有能撐下去,2017年9月2日一夜之間全國數十家門店全部關店,業內一陣唏噓。看到了太多的企業死亡,大家開始反思,互聯網不是萬能,O2O不是永久的風口,尤其是傳統的教育領域,互聯網等新科技新理念只能是助力,最終想要活得更久,活得下去,還得回歸教育本質。AlphaGo之父哈薩比斯曾說過:“今天的人工智能就像哈勃望遠鏡一樣,實際上它是在幫助人類共同在某一領域進行極致的探索。”在教育領域,科技不應該只是把原來的應試教育包裝得更有趣、更高效,更多還要讓教育變得更自主、更靈活,讓學習者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激發他的興趣和求知欲,從而使學習變成一個自發自動的事情。所以,那些準備向AI教育風口猛撲的創業者,億歐教育希望你們在沖之前請三思。一思:AI+教育的標簽逐漸被淡化,除了概念,你還有什么?如果2016年或2017年,我們去談AI教育這個概念,在企業品牌上貼上AI的品牌,很容易會引起投資人或用戶的關注,但到了2018年,如果還停留在概念層面,恐怕已經不行了。那么作為準備進入這個賽道的創業者,一定要問下自己,除了概念,手上還有什么,2018年可是到了拼實力的時候。二思:人工智能時代,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我們都知道,想要布局人工智能,算法、計算資源和數據缺一不可,對于未來發展,有企業通過長期布局,積累了一手優質的核心數據;有企業獲得資本的大力支持,搶先拿下了業界稀缺的人工智能人才;也有企業通過人工智能將運營服務做到極致,收獲了許多忠誠用戶……三思:如何獲取收益?前幾天,億歐創始人黃淵普寫了一篇《故事講不下去了,2018是AI公司生死年》文章,他提到,對于不少AI公司來說,2016-2017年靠技術說的故事,在2018年已經講不下去了;一個再先進的技術,沒有被商業應用,沒有做出收入,再大膽的投資人也不敢繼續押注。所以,何時獲得營收,怎么把自身能夠營收的產品標準化,最終獲取規模化收益,也是一件不得不去考慮的事情。“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人工智能在教育行業的應用是非常有前景的,只是時間進度的問題。因此好未來、新東方、作業幫、一起科技、英語流利說、掌門1對1等知名企業相繼加入AI教育賽道。但作為準備入局的創業者,進入這個領域前,還請保持冷靜,可以在億歐6月15日智能+教育峰會上,靜下心去傾聽現場8位教育領域大咖的資深建議,聽聽身處AI教育風口的他們都踩過哪些坑,遇到了哪些困難?有著怎樣的解決方案……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