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1000多家醫院入局,這款AI讓更多人看上名醫

1000多家醫院入局,這款AI讓更多人看上名醫

醫學界    2025-01-03

轉自:醫學界

撰文 | 黃思宇

責編丨汪 航

2024年,醫療行業正在被AI重塑。

得益于大語言模型和生成式AI的飛速發展,疾病診療、健康管理、新藥研發等多個醫療場景迎來了一場全新變革。

過去一年里,你能在醫院看到高精尖的手術機器人,使用基于AI大模型的先進預問診系統,甚至獲取一份來自AI的精準診斷報告……

但這只是AI醫療的“一小步”。

知名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AI應用市場總值將達1270億美元。其中,醫療行業憑借龐大的用戶數據和大量未被滿足的需求,將占總規模的1/5,成為最受市場認可的AI應用領域。

按此推算,明年醫療AI全球市場總值達2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54億元。

科技巨頭跑步進場,加碼AI醫療

巨大市場空間刺激下,一批科技巨擘紛紛入局。

在這條賽道上,不僅有英偉達、谷歌、微軟、亞馬遜這樣的全球科技巨頭,也有全球知名的跨國藥企和阿里巴巴、螞蟻、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大廠。

3月,英偉達宣布推出20多款由AI驅動的醫療保健類工具,并將醫療保健稱為公司下一個“數十億美元級業務”。英偉達今年還投資了10多家AI醫療企業,有關AI醫療的投資總額已達數百億美元。

5月,谷歌Deepmind發布AlphaFold3,能夠高度準確地預測蛋白質如何在細胞內與其他分子相互作用。此前,谷歌的醫療大模型Med-PaLM 2在美國醫療執照考試中達到專家水平,已進入梅奧診所等全球頂尖醫療機構實測,并展示出與臨床醫生相當的回答水平。

在國內,“醫療+AI”賽道同樣火爆。

百度于2023年9月發布了靈醫大模型;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支付寶也推出醫療大模型;商湯科技先是推出醫療大模型“大醫”,后又發布國內首個病理大模型;訊飛醫療在今年10月發布星火醫療大模型2.0……

其中頗為搶眼的,當屬王小川創立的百川智能。王小川一開始就堅定地認為,醫療是“大模型皇冠上的明珠”,是打造超級應用的最佳場景。

今年7月,創立僅一年多的百川智能獲50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阿里、小米、騰訊等互聯網大廠和頂級投資機構,之后公司還將以200億元估值開啟B輪投資。

“醫療+AI公立服務體系”的探索

盡管AI醫療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所有入局者都無法回避這些問題:在中國以公立為主導的醫療服務體系中,AI能力和實際醫療場景如何有序銜接?如何讓AI醫療產品真正為患者、醫生和醫院所用?

事實上,醫療AI在國內的競爭已經從“比算力”“比模型”走向了更深的應用場景。

12月,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團隊打造的首家“AI醫院”Agent Hospital正在進行內測,將于年底正式上線,首批42個AI醫生正在進行內測,將于明年上半年對公眾開放。

浙江則更早地走向了規模化應用。去年11月,浙江省衛健委和支付寶合作推出數字健康人安診兒。在剛剛舉辦的“第三屆浙江省數字健康大會上”,支付寶副總裁、醫療健康總經理張俊杰正式宣布安診兒升級為2.0。

為了解決看名醫難的問題,安診兒2.0升級了智能名醫孿生服務,能模擬醫生診療思路,為患者提供擬真電話、健康問答、量表自測、智能隨訪、復診配藥等服務。為了解決報告難懂、線下就診繁雜、醫院間數據孤島等問題,安診兒2.0還對應升級了智能報告解讀、智能云陪診、智能健康檔案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安診兒2.0集成了浙江1000余家醫療機構的20余項醫療健康服務,并實現了AI能力與醫療服務的深度耦合。

以智能名醫孿生服務為例,如果需要線下就醫,患者可以將AI問診內容同步授權給醫生工作站,提高病歷錄入效率。此外,患者還可以授權、一鍵獲取省內醫院6個月內出具的報告用于AI解讀。健康檔案也實現了省內就診數據與穿戴設備、醫療器械數據的互通。

醫療AI從皇冠上的明珠到尋常百姓家

要分析安診兒是怎么將AI規模化覆蓋區域的,首先繞不開的是浙江省多年來著力發展數字健康的努力。

浙江是“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國家首批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國家衛生健康行業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單位,98個項目入選國家5G+醫療健康試點。浙江省還在全國率先建立起“健康數據高鐵”,覆蓋全省11市339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及1400余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充足的科技人才儲備也是關鍵。浙江集聚了大批數字領域高素質人才,形成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螞蟻集團、阿里巴巴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支付寶在浙江開展AI醫療的思路,不是顛覆,更多是助推,這與其醫療健康業務成長的經歷不無關系。過去10年,支付寶致力于公共服務業的數字化,醫療就是其中的典型場景。

從2014年開始幫助醫院實現院內服務線上化,如今支付寶已經接入全國300多個城市的3600多家醫院,三級醫院的覆蓋率達到90%。2019年激活首張電子醫保憑證以來,憑借7億多醫保碼用戶,支付寶也發展成為國家醫保局官方最大的第三方激活渠道和醫保支付渠道。

這樣的模式正在更多地方復制。自4月開放安診兒背后的AI就醫助理解決方案以來,支付寶已經在上海仁濟醫院、北京安定醫院等地相繼推出AI就醫助理。同時,支付寶還推出了全國首個醫保經辦機器人“醫保小智”,全國首個生成式電子病歷也已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落地。

面向用戶端,支付寶于今年9月推出AI健康管家,已經初步建立起涵蓋了超60個醫生、各地衛健、醫保局、醫院的智能體服務網絡。

隨著玩家的蜂擁而至,稍顯擁擠的醫療AI賽道或將很快面臨一輪大浪淘沙,IBM重金押注的腫瘤治療決策系統Watson for Oncology就是先例。

對這其中的參賽者而言,要有本事摘取“皇冠上的明珠”,也需要快步進入尋常百姓家。

來源:醫學界

校對:臧恒佳

編輯:趙 靜

(轉自:醫學界)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