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365,天天“GPT”
48 歲的微軟,再次站上科技潮頭。
作者 | 宛辰 鄭玥
經歷過「Win95」時期的人們,可能還記得一個小東西——Office 97 套件中的「大眼夾」Clippy,一個設計搞笑、主要賣萌,偶爾給做文檔的社畜提出點修改意見的虛擬形象。
時隔 25 年后,一個用 AI 技術重構升級版的「大眼夾」復活了——改名叫 Copilot 的它,沒有變禿,但是更強了。
美國時間 3 月 16 日早上 8 點,微軟召開發布會,正式曝光由最新 AI 技術 GPT-4 加持的 Microsoft 365。由微軟 CEO 薩提亞·納德拉領銜的高管隊伍,用一個個實例告訴人們,背靠 GPT-4 技術,微軟的「商務全家桶」軟件,從 Word 到 Excel 再到 PPT,真的已經「成熟」到可以自己寫文件,做表格了。
「Copilot,全新的工作方式。」
微軟當天活動的副標題,醒目地提示人們,就像當年 Office 套件在信息化浪潮中改變了辦公室的工作方式一樣;活用了 AI 技術的 Copilot,從今天開始就將徹底改變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工作方式。
在無所不能的 Copilot 背后,微軟在 AI 時代「新基建」的真正野心,也通過此次發布會變成「明牌」。
01
365,天天「GPT」
美國時間 3 月 16 日早上 8 點,微軟舉辦了一場名為「用人工智能重塑生產力」的發布會,官宣將旗下商業軟件 Microsoft 365 全線接入 GPT-4,并推出一款新 Copilot,旨在幫助人們生成文檔、電子郵件、演示文稿等。微軟去年發布的 Copilot 時,它還是一個使用 OpenAI 的技術幫助程序員自動編寫計算機代碼的工具。
「Copilot 是一種全新的工作方式。」Microsoft 365 負責人 Jared Spataro 說,「它與你一起工作,嵌入到數百萬人每天使用的程序中: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Teams 等等」
新的 Copilot 在 Microsoft 365 界面中和其他應用程序并排,作為聊天機器人出現在側邊欄,用戶可在 Microsoft 的 Office 軟件中使用 Copilot,包括 Word、 PowerPoint、Excel、Outlook 和 Teams。
Copilot 本質是聊天機器人,用戶可以通過聊天對話,讓 Copilot 幫助你進行工作生產:
· Word 中的 Copilot :與人們一起工作,進行寫作、編輯、總結和創作。
· PowerPoint 中的 Copilot :通過自然語言命令將想法轉化為設計好的演示文稿。
· Excel 中的 Copilot :幫助用戶在短時間內進行洞察、識別走勢,創建具有專業外觀的數據可視化內容。
· Outlook 中的 Copilot :可以幫助綜合管理郵箱,讓用戶騰出時間花在實際通信上。
· Teams 中的 Copilot :直接在會議對話的上下文中提供實時摘要以及操作項,從而提高會議效率。
· Power Platform 中的 Copilot :將通過在 Power Apps 和 Power Virtual Agents 中引入兩項新功能,幫助所有技能水平的開發人員使用低代碼工具,加速和簡化開發。
· Business Chat 中的 Copilot :匯集了來自文檔、演示文稿、電子郵件、日歷、筆記和聯系人的數據,以幫助總結聊天、撰寫電子郵件、查找關鍵日期,還能根據其他項目文件編寫計劃。
在 Word 中,Copilot 可以根據指令起草文檔,使用者可以在其生成文本之上自由編輯。有 Word 文檔,就可以直接基于文檔創建 10 頁 PPT。Excel 當然也可以,甚至可以在給出數據后,即時來一個 SWOT 分析,直接生成數據透視表。
Word 中使用 Copilot|圖片來源:微軟
Excel 中使用 Copilot|圖片來源:微軟
Copilot 可以基于 Word 文檔生成 PPT|圖片來源:微軟
在會議功能中,Copilot 可以在會前為用戶提供即將舉行會議的信息,會中轉錄 Microsoft Teams 的會議,會后可以總結整個會議要點。以及進行會議提醒、事項提醒,為用戶準備項目更新、組織變化(例如最近的招聘),甚至是你休假回來后,幫你更新同事們的進展。
Copilot 也應用于 Outlook 郵箱功能中,幫助分辨信息讓用戶花更少的時間處理郵件,總結電子郵件線程,甚至可以寫帶有草稿的回復,以便用戶調整語氣、郵件長度等。這與此前爆料接近,The Information 在今年 1 月的一篇報道中寫道,一位接近人士透露,微軟討論了使用 OpenAI 的軟件在 Word 和 Outlook 中創建聊天機器人風格的程序,根據提示編寫整段文本。
Copilot 在 Outlook 中幫助用戶撰寫郵件并抄送對的同事 |圖片來源:微軟
Spataro 說到, Copilot 不止是「Microsoft 365 Copilot」,而是一個系統。Copilot 系統將 GPT-4 結合到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 等 Microsoft 365 應用程序以外,還結合到 Microsoft Graph(連接多種服務和設備的 Microsoft API 開發人員平臺)中。
基于 Microsoft Graph,微軟還計劃推出適用于所有 Microsoft 365 的辦公聊天功能 Business Chat。Microsoft Graph 可以將文檔、演示文稿、電子郵件、筆記和聯系人匯集到 Microsoft Teams 中的單個聊天界面中,在其中生成摘要、計劃概述等。
微軟當日發文表示,目前正在與 20 位客戶一起測試 Microsoft 365 Copilot,并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擴展預覽版,「我們將在未來幾個月分享更多關于定價和細節的信息。」
模型就有的問題,應用也逃不掉。Copilot 和 GPT 一樣,存在準確真實問題,不能完全被信任。Spataro 在直播中說到,「有時 Copilot 會做對,有時它會出錯,但可以給你一個不完美的想法,讓你領先一步」。
Copilot 可能是一個不甚準確但很好用的辦公助理——這不禁讓人擔心,Copilot 在辦公場景下可能會錯漏百出,不需要擔心的是,它仍然會被大規模快速應用。
微軟內部和外部的一些人都對人工智能軟件的發展如此迅速感到擔憂,但 Spataro 并不太擔心,他在發布會說到,「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必須迅速而負責任地采取行動,邊走邊學。我們正在與一小部分客戶一起測試 Copilot,以獲得反饋并改進我們的模型,我們將很快就能改進。」
其實早在今年 1 月,微軟就被爆料計劃將這些產品接入 GPT-4。據 The Information 1 月 7 日報道,一位接近人士透露,微軟工程師們正在開發在客戶數據上訓練這些模型,而不會泄露給其他客戶或落入不良行為者手中。如今工具已經發布,但這個問題的解決程度并未在發布會中著墨解釋更多。
02
新 AI 「基建戰」
一個月前,前去硅谷灣區走訪調研的兩位投資人均表示,哪怕硅谷也沒有很好地接入大語言模型的 ToB 場景,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比如 B 端場景數據與如何與大模型融合,交互怎么做……
看完微軟發布會后,一位投資人向極客公園感嘆:「只能說,人家的工程化能力太強了。」
的確,微軟將大語言模型與 Office 辦公場景的落地難點涉及很多工程問題。
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解釋道:把這個體驗做出來不是隨便接入 GPT 接口,而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見下圖)。喜歡胡說八道的 LLM 接在 Microsoft Graph(也就是你的數據)上,終于接地(所謂 grounding)了,然后給 apps 提供一本正經的自然語言服務——這給大家提供了 LLM 怎么跟具體數據和應用場景結合的完美示范。
Microsoft 365 Copilot 系統|圖片來源:微軟
無論是接入 GPT-4 的 New Bing,還是可以結合個人數據的 Copilot AI 助手,微軟顯然是有預謀的,它還在下更大的棋。
除了搜索入口和企業辦公這兩個最廣泛的場景,微軟還提早布局了承載大語言模型的基礎設施——微軟云 Azure。
這是因為,訓練 GPT-4 這樣的大語言模型,需要依賴強大的算力,微軟了解 OpenAI 需要什么樣的超級計算基礎設施以及所需的規模,因此,團隊在幾年前就基于 GPT 大模型的特性,對 Azure 的架構進行了調整。
微軟在自己官博也解釋了團隊押注 Azure、開啟人工智能革命的過程。微軟 Azure 高性能計算(HPC)產品負責人 Nidhi Chappell 表示,「模型越大,擁有的數據越多,訓練時間越長,模型的準確性就越好,」「因此,團隊肯定有強烈的推動力讓更大的模型,接受更長時間的訓練,這意味著你不僅需要擁有最大的基礎設施,還必須能夠長時間可靠地運行它。」
并且,大模型迭代所需要的算力還在繼續擴大,根據此前報道,OpenAI 訓練大模型所需要的算力每三四個月翻番。
大模型越強,Azure 越強。DCM 董事合伙人 Ramon 解釋道,由于 GPT 大模型從第一天就是在 Azure 這樣的云資源上搭起來的,所以原生性很好。同時,如果 GPT 模型變得更大,Azure 的用量自然會迅速擴大,而且基于 GPT 上面派生出來的其他應用,天然會跟 Azure 的親密度或者契合度更高,進一步增加 Azure 的用量。
隨著公有云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大模型開啟了差異化的新故事。Azure 和 Google Cloud 同年推出,但顯然,Azure 現在已甩開后者兩個身位。
事實上,隨著 OpenAI 和微軟都試圖迅速擴大其業務,Azure 現有的算力已經出現緊張了。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內部員工使用需要申請配給,客戶使用也需要排隊。微軟正在為 Office、Bing 中的 OpenAI 產品保留許多人工智能芯片,微軟自己的研究已經讓位于人工智能模型開發。
兩個月前,當微軟被爆百億美元加注 OpenAI 時,大家還在討論值不值得。現在,拾象科技李廣密認為,微軟其實是給自己找了個大客戶,投出去的錢拿了 Open AI 股份,又通過 Azure 賺回來,公司股價還能拉升,Open AI 也拿到了大把資源,植入 Bing、Office 最佳入口,占據了最佳生態位,還可以通過 CVC 投資賺錢,還把 AI 熱潮推向一個高峰,簡直是一舉「數贏」。
估計誰也沒能想到,錯過了整個移動時代,但是在云計算時代翻身趕上的微軟,在成軍 48 年之后,在 AI 時代,重新成為硅谷最熱門的公司,一個飛向天邊的「大象」。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