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領投一家機器人公司,或意在加速AI與工業制造融合

圖片來源:由無界 AI生成
《科創板日報》10月7日訊,英偉達領投了一家機器人公司。
當地時間10月6日,美國初創公司Machina Labs宣布完成3200萬美元B輪融資,英偉達旗下風投部門NVenture和風投機構Innovation Endeavors聯合領投。該公司更早期的投資方還包括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旗下的投資機構Lockheed Martin Ventures以及雅馬哈旗下的投資機構Yamaha Motor Ventures,該輪融資使Machina Labs的融資總額達到4500萬美元。
據介紹,新投資將用于滿足不斷增長的客戶需求,進一步加強研究計劃。
Machina Labs的CEO Edward Mehr表示:“憑借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方面的深厚底蘊,我們期待英偉達在本公司進一步開發AI和機器人仿真能力時提供支持……本次融資凸顯了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能融合的變革潛力。在這種支持下,我們準備開發下一代制造車間;無需更改硬件或工具,只需修改軟件即可輕松改造產品制造過程。”
機器人業務是英偉達正在開拓的新版圖。從過往動作來看,英偉達更注重產品技術自研,不僅開設了AI機器人研究實驗室,還發布了多個面向第三方的機器人開發工具及平臺。就對外投資而言,公開資料顯示,英偉達僅在2022年3月獨家投資了送貨機器人初創公司Serve Robotics,投資金額為1000萬美元。
Machina Labs在制造業方面具備的獨特優勢——AI+機器人技術,或許是其被英偉達選中的原因。
Machina Labs成立于2019年,由航空航天和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創建,其團隊來自SpaceX、Relativity Space等公司的技術、材料和制造行業專家。Machina Labs希望通過機器人工匠平臺重構下一代制造業,其產品應用領域主要是制造業。
據Machina Labs介紹,其機器人工匠是一個敏捷制造平臺,集成了7軸機器人、自主板材裝載和夾具以及人工智能流程模型和閉環控制,該平臺使用AI驅動的大量傳感器來收集數據、訓練機器人進行制造,可在“數天內”交付金屬成品。
Machina Labs使用機器人制造鈦金屬板材零部件
過去幾十年來,機器人一直是工廠裝配線的一部分,并越來越多地集成到制造過程中,參與產品的生產、運輸和包裝等環節。與此同時,AI被用來進一步提高這些流程的準確性、效率和速度。
鈑金制造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包括汽車、航空航天、工業和消費品等。根據Growth Market Reports的市場研究報告,AI和機器人技術融合的持續趨勢預計將使這個價值3000億美元的全球產業受益匪淺。到2031年,全球金屬制造機器人市場預計將增長至超過120億美元。未來,機器人有望完全控制材料處理、沖壓、焊接、切割、折疊和精加工等金屬成型過程,幾乎無需人工干預。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