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動態 > AI發展與治理創新研討會召開,阿里巴巴發布AIGC白皮書

AI發展與治理創新研討會召開,阿里巴巴發布AIGC白皮書

新火種    2024-01-08

WechatIMG72_meitu_1

12月27日,AI發展與治理創新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發布《AIGC治理與實踐白皮書》。阿里巴巴科技倫理治理委員會負責人表示,阿里巴巴正在一邊筑牢AI發展的防火墻,一邊突破AI應用的天花板,與社會各界一道,用AI破解更多社會難題,推動AI惠及更多人。

專家:發展AI“宜疏不宜堵”,“用模型監督模型”

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科院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國家部委研究機構和國內AI企業的專家參加了研討會。與會專家從技術趨勢、科技倫理和協同治理等角度,共同探討中國AI的發展之道。

浙江大學教授潘恩榮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簡稱“AIGC”)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觀念沖擊,“宜疏不宜堵”。一方面,必須克服各種恐懼和臆想,克制“堵”的沖動;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小步快跑地迭代出各種“疏”的方式。

復旦大學教授張謐認為,科技行業應該負責任地發展AI,兼顧AI發展和風險管控。張謐說:“現在全球范圍內有AI競賽的氛圍,注重安全反而可能造成技術落后,為了占領先機便不得不擱置安全。各方應該立足長遠,攜手營造有序競爭,把風險控制在防護能力的上界之內,保障AI發展處于安全區域。”

張謐對AI大模型未來的安全前景持樂觀態度,她援引前沿觀點指出,隨著評測、治理技術的成熟,以及治理體系的完善,人類提供一整套安全規則,AI就能根據規則實現“用模型監督模型”;而更長遠地看,AI大模型有可能自主對齊人類價值觀、主動向善發展。“只要我們負責任地對待AI,就能構建‘愛人類’的AI。”張謐說。

阿里連續第二年發布AI白皮書,今年聚焦AIGC

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發布《AIGC治理與實踐白皮書》(以下簡稱《AIGC白皮書》),這是國內首部系統分析大模型和AIGC主要風險,并從應用角度提出針對性治理建議和可操作性實踐方案的專業論著。

據了解,阿里巴巴于2022年成立科技倫理治理委員會,并發布國內首部《AI治理與可持續發展實踐白皮書》。2023年,AIGC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成為全球AI發展的主賽道,阿里巴巴聚焦最新趨勢,發布了第二部《AIGC白皮書》。

最新《AIGC白皮書》介紹了全球AIGC技術與應用的最新進展,梳理了各界對這項新技術的疑慮和擔憂,剖析了世界各國治理AIGC的不同模式。阿里巴巴科技倫理治理委員會委員、阿里巴巴安全部研究員薛暉表示:“關于AI,我們不知道的比知道的多,難以想象的比可以預測的多。AIGC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我們前瞻性地應對。AI的發展和治理,僅憑一家企業、一所高校、一個機構無法獨立完成,必須‘多元協同、開放共治’。阿里巴巴正在一邊筑牢防火墻,一邊突破天花板,與社會各界一道,用AI破解更多社會難題,推動AI惠及更多人。”

“云+AI”的科技平臺正在幫助各界破解難題

薛暉分享了阿里醫療AI團隊和醫學界合作,用“平掃CT+AI”方法進行胰腺癌早篩的創新實踐。胰腺癌被稱為“癌癥之王”,患者的五年平均生存率不到10%,而且長期缺乏有效的篩查手段,容易漏診誤診。80%的胰腺癌一旦發現就是晚期,發病兇猛,很難治愈。

基于阿里巴巴達摩院的醫療AI技術,浙大、復旦、上海交大等醫學團隊采用“平掃CT+AI”的方法,進行大規模胰腺癌早期篩查。在2萬多人的樣本中,就發現了31例臨床漏診病變,其中2例早期病患很快就完成手術并治愈。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阿里云上開放API調用接口,方便醫生使用。

據介紹,在食管癌、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等高發癌癥的篩查上,這項技術的應用原理是相通的,目前也都取得了進展。除了癌癥,阿里巴巴醫療AI技術還被應用于新冠肺炎CT影像識別、阿爾茨海默癥篩查等領域。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