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動態 > 騰訊Q3的細節:大模型嶄露頭角,視頻號小游戲拉高利潤率

騰訊Q3的細節:大模型嶄露頭角,視頻號小游戲拉高利潤率

新火種    2023-11-25

撰文 | 雁 秋

編輯 | 李信馬

題圖 | 騰訊

又到了大廠扎堆發財報的日子,騰訊這次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實現凈利潤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11月15日港股盤后,騰訊發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期內,集團實現營收1546.2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受此影響,當天美股開盤后,騰訊大漲超 5%。

圖源:騰訊財報

具體到核心的凈利潤,第三季度,騰訊歸母凈利潤為361.82億元,同比下降9%。經分析,下滑的原因主要原因來自“其他收益”指標。報告期內,騰訊錄得其他收益為26.44億元,而去年同期為208.86億元,幾乎是今年的8倍,這直接影響了騰訊該季度的凈利潤表現。

圖源:騰訊財報

不過,非國際通用會計準則下的凈利潤則達到449.21億元,同比增長39%。相當于平均每天凈賺4.9億元。從這一層面看,騰訊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已經回到高增長狀態,這也是騰訊凈利潤同比下滑、股價卻上漲的原因。

這份業績印證了降本增效繼續發揮著作用。第三季度,騰訊的營業成本為781.02億元,比去年還少了800萬元,毛利有了大幅增長。財報也提到了毛利增長的原因,騰訊正在逐步優化一些低毛利的業務,重點押注在視頻號廣告、小游戲平臺等增長潛力和利潤率更高的業務上。

騰訊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四大業務板塊: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和其他。業務其中,增值服務又可以細分為游戲和社交網絡兩個部分。接下來就從業務層面入手,探究一下騰訊正釋放出哪些紅利。

圖源:騰訊財報

視頻號依然“生猛”

微信還是騰訊最龐大的流量池,用戶規模方面,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3.36億,同比增長2%。

圖源:騰訊財報

有13.36億月活的支撐,微信商業化的步伐穩健。在財報中,騰訊拋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微信的泛內循環廣告收入,即以微信小程序、視頻號、公眾號和企業微信為落地頁的廣告。本季度,這部分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占據了微信廣告收入的半壁江山。

增長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微信生態內各種創新工具的綜合助力,包括鏈接微信小程序、視頻號、公眾號和企業微信落地頁的廣告營收。

其中,被馬化騰譽為“全村希望”的視頻號仍是增長的主力。第三季度,視頻號的總播放量同比增長超過50%,原創內容播放量增長強勁,已占視頻號總播放量的絕大部分。

視頻號的表現,無疑帶給原創視頻生產者更多的信心。得益于視頻號播放量以及用戶規模的提升,騰訊廣告總收入也實現進一步增長。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的廣告總收入同比增加20%至257億元。

而且,騰訊方面強調,視頻號廣告的負載率始終保持穩定,并未通過大規模加載廣告的方式拉高收入。騰訊管理層在財報發布后的電話交流會上進一步透露,目前視頻號上的廣告負載率維持在不到3%的低位,相比國內同行普遍高達10%的廣告負載率,視頻號廣告收入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短視頻是騰訊面向未來時代最重要的一次搏擊,視頻號通過過去幾年的快速迭代,以及現象級標桿案例的打造,不僅補足了微信內容生態的短板,甚至成為重要增長渠道。毫無疑問,騰訊短視頻這條路走成了。

游戲市場回暖,小游戲立功

第三季度,騰訊增值服務業務營收為757億元,同比增長4%。游戲收入作為騰訊增值服務中的重要一環,回暖信號明顯。

財報顯示,該季度騰訊的游戲整體收入達460億元,同比增長7%,占增值服務收入的60%以及營業總收入的三成,功勞不小。

本土市場的收入同比增長5%達到327億元,主要來自騰訊在今年夏天發布的端游大作《命運方舟》和《無畏契約》,這兩款游戲推出后便迅速占據國內端游前列位置。

據順網星研究社的數據顯示,《無畏契約》上線后網吧熱力值連續四個月位居國內所有端游中的第5名,且熱力值在過去四個月增長17%;《命運方舟》的排名則從上線時的第12名上升至目前的第11名,穩定在較高水平。

圖源:《命運方舟》官網

騰訊在國際游戲市場的增勢也值得關注,收入同比增長14%至133億,創下今年季度新高,連續三季度實現雙位數增長。實現高增長,一方面是騰訊旗下國際游戲業務品牌Level Infinite持續推出高品質跨終端游戲;另一方面,《PUBG MOBILE》的收入回升帶動國際市場游戲收入環比增長5%。

增值服務的另一部分——社交網絡的收入,在第三季度達到297億元,這主要得益于音樂付費會員、小游戲平臺服務費及手游虛擬道具銷售收入增加。

其中,小游戲貢獻了高利潤收入。三季度財報中,騰訊4次提到小游戲。馬化騰在報告中也表示:“視頻號和小游戲等新興業務為我們貢獻了高利潤率的收入來源……”

圖源:騰訊

小游戲爆火早已不是新鮮事,其便捷性和輕量化成為吸引游戲玩家的優勢。從《合成大西瓜》《跳一跳》到《羊了個羊》,越來越多游戲廠商開始押注這一賽道。對于小游戲生態,騰訊認為,目前大部分綜合類的硬核游戲依舊主要發生在應用中,如何能讓中核、硬核游戲進入小游戲生態,成為新的思考題。

大模型嶄露頭角

在生成式AI浪潮時代背景下,騰訊對于大模型卻沒有那么“著急”,有點看質量不看速度的意思。

今年9月份,騰訊推出了自己的混元大模型。對比友商,百度文心一言的時間為今年3月,而阿里“通義千問”為今年4月。雖然被市場質疑其發布緩慢,不過從落地運用看,騰訊混元切入應用的速度還是極快的。

據了解,內部應用方面,混元大模型已接入超過180個騰訊內部業務測試,包括騰訊會議、騰訊文檔、微信支付和搜一搜等,為業務的創新增長提供了強大助力。外部應用方面,混元大模型通過騰訊云對外部開放,為各行各業提供支持。

這與騰訊在大模型身上下“苦功夫”不無關系。騰訊公司表示,混元大模型實現了從算法、機器學習框架到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全鏈路自研。

圖源:騰訊

廣告是目前大模型應用價值最顯著的領域之一,騰訊已經開始向廣告主提供AIGC(生成式AI)工具,“AI創意工作臺”已覆蓋電商、文旅、游戲等多個行業場景,為廣告主提供“素材創作”、“二次編輯&一鍵投放”、“商品生成”等核心能力,使廣告主通過文本描述自動生成廣告,并適配廣告素材。而在“騰訊會議”中,大模型可以提供會議紀要實時生成、會議信息提取、內容分析、待辦事項整理等功能。

在本次三季報中,騰訊首次披露混元大模型為業務增收的效果——促進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0%至257.2億元。

在11月15日晚間舉行的三季度財報會上,騰訊高管表示:“我們提供AI工具,幫助合作伙伴基于文字制作一些廣告視覺效果,同時能夠有更好的藝術表現,幫助他們提高廣告點擊率,從而帶來更好的收入貢獻。我們擴展了廣告人工智能模型的參數,以提高定向和歸因的準確性。”

結語

2023年,騰訊發布了新的管理理念:讓狀態最好的人上場。馬化騰對于「狀態最好」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我們狀態最好的時候就是在投入、專注在產品這件事情上的時候。”

從財報來看,以騰訊體量之龐大,整體仍維持了10%的營收增長,顯示了其難得的經營韌性,騰訊所專注的業務含金量正逐漸凸顯。不出意外,未來騰訊的驅動力依舊會呈現在視頻號、游戲以及大模型板塊,利好或將繼續。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