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沒帶飛微軟,谷歌逆風翻盤
作者 | 李水青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7月26日報道,新財報季到來,微軟和谷歌剛剛上演了AI競賽下的成績單“同臺PK”。
一邊,微軟引入OpenAI的GPT-4等技術的效果初顯,在云和搜索業務都有體現。
在微軟2023財年第四季度(自然年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稱,Azure云服務的銷售額占其2023財年1100億美元云計算收入的一半以上,這是Azure首次占微軟年云技術收入大部分。部分增長是由Azure OpenAI推動,Azure OpenAI目前已擁有1.1萬個客戶,相較5月中旬的0.45萬個大幅增長。與此同時,Bing Chat帶動了微軟搜索量的增加,搜索和新聞廣告收入增長了8%。
另一邊,谷歌扛住來自微軟及OpenAI的沖擊,用穩步增長向市場自證。
谷歌主營的搜索引擎及其他收入達426.28億美元,高于分析師預測的422美元,同比增長5%,扛住壓力仍為谷歌帶來了可觀收入。同時,谷歌云2023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高達28%,達到80.3億美元;連續兩季度盈利,第二季度盈利達到3.95億美元,是第一季度(1.64億美元)的接近兩倍水平。
盡管微軟AI驅動的云與搜索業務發展已見起色,但谷歌的抗壓增長更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當地時間7月25日盤后,微軟股價一度跳水4%,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價一度漲超8%。
▲微軟股價盤后一度跳水4%(圖源:谷歌財經)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盤后股價一度漲超8%(圖源:谷歌財經)
AI技術爆發引發的科技巨頭競賽愈演愈烈。AI技術為微軟和谷歌的業務帶來了什么實質影響?作為AI的底座,微軟智能云和谷歌云增長如何?這又給國內云與AI產業帶來了什么參考?通過拆解微軟和谷歌的財報信息,本文對此進行了深入解讀。
一、AI拉動必應搜索增長,但遠未沖擊谷歌搜索
在微軟2023財年Q4(對應自然年2023年Q2),微軟營收達561.89億美元,同比增長8%,可以看到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增長放緩后,業績開始逐步恢復增長,但連續三季度增長仍低于10%。
▲微軟2021財年Q4~2023財年Q4的營收及增長情況
AI對微軟搜索業務的拉動效果初顯,但僅限于部分業務。
根據財報,微軟搜索和新聞廣告收入增加了8600萬美元,即3%。由于搜索量增加,搜索和新聞廣告收入(不包括流量獲取成本)增長了8%。今年2月,微軟宣布推出Bing Chat,可見已經開始拉動搜索流量的增長。
作為微軟三大業務板塊之一,個人計算業務部門受AI拉動仍不明顯。這一部門包括Windows軟件、Surface設備和Xbox業務等,該季度營收下滑至139.05億美元,低于136億美元的平均預期。
今年3月中旬,微軟宣布將GPT-4接入到Office工具,推出了AI版Office“全家桶”:Microsoft 365 Copilot,讓Word、PPT、Excel、Outlook等人們常見的辦公軟件全都接入AI,但直到近期才開放付費模式,或許因此,其暫未顯現出AI拉動作用。5月23日,微軟又加緊推出GPT-4版Windows,讓整個PC操作系統像一個對話機器人一樣與人交互,這一領域顯然也仍處于投入階段。
再看看谷歌這邊,第二季度總營收達到746.04億美元,高于華爾街分析師預期預測的728億美元,同比增長7.64%。這一增速與前兩年新冠疫情期間的兩位數增長有較大差距,但已逆轉了前兩季度的下跌,出現回暖趨勢。
▲谷歌2021年Q2~2023年Q2的營收及增長情況
谷歌的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谷歌主體服務(Google Service total),主要包括谷歌搜索引擎及其他、Youtube廣告、谷歌網絡等幾塊廣告收入及一些其他收入。這一部分營收本季度達到662.85億美元,占其總收入的89%。
其中谷歌搜索引擎及其他收入達426.28億美元,高于分析師預測的422美元,同比增長5%。
可以看到,谷歌搜索引擎并未因為微軟Bing搜索引擎接入ChatGPT而產生明顯沖擊,這也印證了微軟Bing Chat對微軟搜索業務目前推動力有限,暫未帶來市場格局的重大變化。
二、谷歌云穩增28%,微軟云增長疲軟
再來看看AI的“底座”——云業務。AI對微軟智能云的拉動作用已有苗頭,但仍不明顯。
在微軟2023財年Q4(對應自然年2023年Q2),微軟智能云營收為239.93億美元,略高于分析師預測的238億美元,同比增長15%。
微軟智能云主要包括Azure、Windows Server、SQL Server、Visual Studio、GitHub和企業服務等板塊。對比前八個季度,微軟智能云營收增速正在放緩。納德拉肯定了Azure OpenAI對云業務的拉動作用,截至6月底,Azure OpenAI擁有1.1萬用戶,較5月底的0.45萬大幅增長。
▲微軟智能云2021財年Q4~2023財年Q4的營收及增長情況
微軟主要有三大業務板塊,個人計算業務、生產力和企業流程業務、智能云業務。從整體業務板塊來看,微軟智能云業務占總體營收達到43%,已成為微軟的最大營收板塊。
▲微軟2023財年Q4各業務板塊營收占比情況
再來看看谷歌云,本季度營收達80.3億美元,同比增長28%,與第一季度增長(28%)持平。谷歌云自上一季度實現首次盈利后,本季度繼續盈利態勢。其Q2利潤達到3.95億美元,是Q1(1.64億美元)的接近兩倍水平。
可以看到,對比微軟智能云近三年的增長幅度,谷歌云始終以更高速度增長。盡管谷歌云與微軟智能云的體量仍有差距,但增勢迅猛。在這波AI浪潮下,微軟云和谷歌云大概都吃到了AI紅利,而不像此前產業預期的微軟智能云獨占鰲頭。
▲谷歌云與微軟智能云近幾季度營收同比增長情況對比
不過,谷歌云占谷歌整體營收僅11%,體量相對較小,對谷歌整體大盤影響力要低一些。
▲谷歌2023年Q2各業務營收占比情況
三、萬人裁員后,微軟谷歌凈利潤齊漲
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歷了前兩個季度鬧得沸沸揚揚的萬人裁員后,微軟和谷歌的凈利潤都有明顯增長。
據智東西此前報道,微軟在年初已裁了超1萬名員工,其中涉及了Azure和安全軟件等關鍵業務。就在此前7月10日,微軟宣布繼續裁員,但發言人拒絕說明波及多少員工。而谷歌這邊,今年1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宣布了裁員約1.2萬人,占其全球員工總數6%。而后,微軟及谷歌都有斷斷續續的產線縮減、人員縮招和裁撤。
在微軟的2023財年Q4(對應自然年2023年Q2),微軟凈利潤達到200.81億美元,這是近七個季度以來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同比增長20%,不再出現2022年類似的負增長,且增速正在加快。
▲微軟2021財年Q4~2023財年Q4的凈利潤及增長情況
谷歌這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2023年第二季度凈利潤為183.68億美元,同比增長14.79%,更是一掃前四個季度的頹勢。
▲谷歌2021年Q2~2023年Q2的凈利潤及增長情況
當然,凈利潤的增長可能受到了大環境回暖、銷售戰略調整、技術產品更新等多方面影響。
可以確定的是,更多的盈利將支持科技巨頭們加大大模型時代的AI投資。比如,微軟就擴大數據中心投資,并購買運行復雜人工智能系統所需的芯片等。微軟在該季度中的資本支出同比增長超過20%,超過了18%的整體營收增長。
結語:硅谷大廠業績回暖,AI引擎效能仍待釋放
通過對比微軟和谷歌兩大科技巨頭的財報成績,我們看到在經歷了一系列組織變動、裁員和AI技術引進舉措后,兩家公司逐漸從疫情后的陰霾中走出來,業績出現回暖的趨勢。
微軟和谷歌的財報成績都超出分析師預期,股市反應截然不同。自去年底以ChatGPT為代表的對話機器人風靡以來,微軟率先將OpenAI的GPT-4大模型嵌入搜索、Office、GitHub、Azure等各個產品業務,使得各界對其期待值日益上漲;谷歌一開始在對話機器人上落了下風,而后則加緊布局Bard對話機器人等AI研發落地。兩者股價的走勢,展現了資本市場在半年后對公司預期的變化。
以對話機器人為代表的AI技術雖然已經融入科技大廠的業務,且開始支持其對外服務,但目前兩家龍頭的搜索、辦公等產品的經營受其拉動仍不明顯。AI落地是一場持久戰,可以看到微軟和谷歌都在加大投入,AI引擎效能仍待釋放。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