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動態 > 美團機器人研究院三周年與全球超20所高校達成40余項科研合作

美團機器人研究院三周年與全球超20所高校達成40余項科研合作

新火種    2025-01-11

12月27日,深圳市美團機器人研究院學術年會在深舉辦。美團副總裁、深圳市美團機器人研究院理事長毛一年稱,截至目前研究院已與全球20余所高校的學者達成合作,相關研究獲ICRA、IROS、AAAI、ACL、ECCV等國際頂級學術會議收錄。

▲美團副總裁、美團機器人研究院理事長毛一年現場分享(管樂 攝)

會上,睿思芯科創始人及CEO譚章熹、銀河通用創始人及CTO王鶴、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吳翼、星海圖首席科學家趙行等專家學者及從業者們,也就“尋找和突破人機共融的邊界”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此外,第二屆低空經濟智能飛行管理挑戰賽頒獎儀式同期舉辦,來自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等多所國內外高校的選手分享大獎。

據了解,深圳市美團機器人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于2022年7月在深圳成立。研究院依托美團生活服務豐富場景與數據積累,結合深圳及大灣區的科研優勢,開展面向機器人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旨在建設深圳市新型研發機構標桿,并在大灣區打造機器人技術“政產學研用”全方位結合的開放協同創新平臺。

成立以來,研究院積極聯合高校開啟機器人行業科研課題探索,圍繞機器人前沿方向,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全球20余所高校、科研機構的科研團隊建立40余項科研合作。

▲美團機器人研究院學術年會嘉賓熱議“人機共融”(管樂 攝)

同時,研究院也在積極參與行業交流,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Drone Enable 論壇、世界機器人大會、西麗湖論壇、IDEA大會等行業峰會中發表技術報告,持續搭建覆蓋高校學者、行業專家、產業從業者、學生的多元化交流平臺。

毛一年表示,美團有很多產業界的同行,也有很多在學術界的合作伙伴。研究院希望成為產業界和學術界的橋梁,為機器人科技創新與落地應用提供土壤。“這其中有兩個意義。第一是產業界有應用場景,可以牽引學術界的定向研發;第二在于通過給學術界提供經費、場景、工程資源,讓學術成果盡快形成產業轉化。”

另據了解,在深圳市科技創新局的指導下,深圳市美團機器人研究院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在今年聯合舉辦了第二屆低空經濟智能飛行管理挑戰賽。挑戰賽頒獎儀式也在本次年會上進行: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nROS代表隊”以及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的“SkyMinds天馬行空”,分獲性能賽和創意賽第一名。

▲第二屆低空經濟智能飛行管理挑戰賽獲獎團隊領獎(管樂 攝)

美團機器人研究院秘書長劉碩表示,本屆挑戰賽報名隊伍共計109支,涉及國內外高校共計74所。相比往屆,今年賽題設置更加貼近產業發展需要,更多從應用場景的問題出發,并為參賽者提供來自美團無人機的仿真環境,這些改變讓比賽更加“真實”。

“結果來看,從參與規模到交付成果,本屆賽事均有顯著提升,并且有很多學生的創意想法,為產業界的難題突破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們也希望通過挑戰賽,吸引更多有志于此的青年了解低空、喜愛低空,助力相關技術人才的培養。”劉碩說。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一家科技零售公司,美團以“零售+科技”的戰略踐行“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公司使命。在樓宇、園區、公開道路等不同場景中,美團的多種人機協同解決方案已在發揮效能,提升配送效率和用戶體驗。

數據也顯示,自2020年至今,美團自動配送車已逐步在北京、深圳等多地進入常態化運營階段,截至2024年12月底完成室外全場景配送近500萬單,自動駕駛里程占比超過99%;此外,截至2024年12月,美團無人機在深圳、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城市開通53條航線,累計完成訂單超40萬單,服務覆蓋辦公、社區、景區、市政公園、校園、圖書館等多種場景,可配送商品種類超9萬種。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