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回復上交所審核問詢,披露更多合并重組關鍵細節
財聯社12月30日訊(記者高艷云)12月30日晚間,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同步披露關于本次合并重組審核問詢的回復報告,就上交所提出的關于合并重組交易目的及整合管控、交易定價、現金選擇權等投資者權益保護措施、配套募集資金等問題逐一作出答復,披露大量關鍵細節。值得一提的是,從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到兩家公司披露問詢回復僅用時4天,再次創造了合并重組的“上海速度”。
蹄疾步穩推進整合
根據回復報告,兩家公司將加快業務整合,在本次交易后盡快完成營運整合過渡,并按照監管機構要求推進包括子公司在內的各類牌照整合、業務劃分等工作,實現業務、客戶的整體遷移合并。目前,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已建立工作機制,加快推進雙方業務、客戶與員工的銜接安置。
具體來看,合并后公司將承繼兩家公司全部業務資質和資格、承接雙方現有業務,整合并優化零售、機構、企業客戶服務體系,充分保障客戶權益、更好提升客戶服務體驗、進一步做大客戶規模。將加快營運、系統、財務與合規風控融合,分步分批實現客戶、業務、系統等的平行遷移及整合統一,構建統一管控、垂直管理、分級授權的集團化合規風控管理體系,推動實現系統整合安全有序、基礎資源有效利用、客戶體驗平滑過渡、公司管理快速統一。
根據披露信息,合并后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均保持不變,并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章程規定,選舉組成新一屆董事會;將基于兩家公司組織架構及管理制度,結合未來發展戰略,參照境內外最佳實踐,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導向,優化母公司架構設置、明確職責邊界,增強組織效能、提升管理效率,確保業務與客戶平穩銜接;將對子公司根據業務板塊、條線進行整體管控,就交易后子公司之間存在的“一參一控”、同業競爭、業務范圍劃分等問題,采取有效舉措以滿足監管機構要求。
綜合實力全面領先
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表示,本次交易是在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服務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和影響力背景下,雙方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投資銀行的重要舉措。合并后公司將持續強化服務的專業性、業務的協同性、戰略的敏捷性,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綜合實力全面領先。
根據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備考合并財務數據,合并后公司歸母凈資產3267億元、凈資本1774億元,均位居行業第一。同時,合并后公司的經營業績亦大幅躍升。根據雙方2021年度至2023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數據測算三年平均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合并后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688億元、歸母凈利潤達到188億元,分別位居行業第一和第二。
在財富管理業務領域,根據2023年數據,合并后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達到67億元、穩居行業第一,代銷金融產品凈收入達到14億元、躍居行業第二,兩融業務融出資金規模和利息收入躍居行業第一;截至2024年9月30日,投資顧問人數合計超過5600人,躍居行業第二。在投資銀行業務領域,按照2023年數據,合并后公司IPO承銷總額達783億元、躍居行業第一;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科技產業的服務能力居于國內領先,自科創板設立至2023年底,科創板IPO承銷額累計高達2093億元、穩居行業第一。在機構與交易業務領域,合并后公司對公募、私募等重點客戶的服務能力全面增強,根據2023年數據,合并后公司分倉傭金收入達約12億元,托管外包規模超過3.3萬億元,均位居行業第一。在投資管理業務領域,兩家公司合并后2024年二季度存續公司非貨公募基金月均管理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躍居行業前三;券商資管管理規模超過6600億元、私募股權基金月均管理規模超過650億元,均位居行業第二;服務超過2.8億戶公募基金持有人,管理資產規模超過3.4萬億元。在國際業務領域,合并后公司的網絡布局將覆蓋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同業中境外網絡布局最廣,實現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全面覆蓋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深度布局。
充分保護投資者權益
本次合并重組從交易定價、現金選擇權設置等多個維度加強對投資者權益保護。在交易定價方面,選取吸收合并定價基準日前60個交易日交易均價作為定價基礎,較好體現合并雙方內在價值,同時為公平對待同一公司A股與H股股東,對A股和H股采用相同換股比例。
在收購請求權、現金選擇權設置方面,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和現金選擇權價格均按照定價基準日前60個交易日內雙方A股/H股股票最高成交價定價,較相應期間內股票交易均價存在一定溢價,充分考慮了投資者交易成本及停牌期間兩家公司股價波動,體現了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
鑒于兩家公司合并重組相關議案在股東大會的通過率均高達99%,按照截至12月13日匯率計算,國泰君安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需支付現金對價的理論上限僅約為3.00億元,海通證券異議股東現金選擇權需支付現金對價的理論上限僅約為1.89億元,相關資金落實均不存在實質性障礙。
后續,兩家公司將在現金選擇權、收購請求權開始申報日的至少5個交易日前披露實施公告,明確相關方案簡介、股權登記日、申報期限、申報方式及具體申報要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停復牌安排等相關事項,并在申報首日和截止日披露提示性公告。
配募資金助力高質量發展
本次合并重組交易將配套募集不超過100億元資金,助力合并后公司加快打造一流投資銀行。其中不超過30億元將用于合并后公司國際化業務、不超過30億元將用于交易投資業務、不超過10億元將用于數字化轉型建設、不超過30億元補充營運資金。在本次上交所問詢函回復中,各項資金具體用途進一步明確。
國際化業務方面,將加大境外財富管理、企業融資、資產管理、做市及投資等跨境業務投入;加強跨境金融人才團隊建設,增加跨境業務優秀人才;加強國際覆蓋網絡建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海外金融中心設立分支機構;增加對境外子公司的投入,提高為全球投資者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展業能力;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高跨境交易系統技術水平及跨境一體化聯動水平。
交易投資業務方面,將增加客需業務及做市業務的資金投入,擴大交易規模,提高客戶綜合服務能力;加大風險管理體系投入,優化風險監測模型,加強風控團隊建設;加強投研能力建設,為交易投資決策提供高質量的研究支持。
數字化轉型建設方面,將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加大對核心交易系統的優化升級,建設升級綠色數據中心,對兩家公司的交易系統、柜臺系統、清算結算系統等各類系統進行整合對接;提升各項業務的數智化運營水平,加大對于證券行業垂類大模型等技術的開發;加大對客戶終端的建設,整合升級各類客戶終端使用功能及體驗。
補充營運資金方面,將促進各項業務轉型升級、完善人才管理體系;增強流動性儲備,提升公司在各項業務開展過程中的資金運用靈活性及抗風險能力,提高運營效率,降低資金成本等。
業務與財務基礎有效夯實
針對市場較為關注的海通證券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兩家公司就上交所審核詢問進行了答復。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9月末,海通證券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債權投資和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整體估值合理;分類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主要包括長期應收款、融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和應收融資租賃款,經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對比,相關資產減值計提比例在合理區間內。
導致海通證券業績下滑的主要因素系部分金融資產估值下降。海通證券已經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規定對金融資產進行了合理估值和減值計提,充分暴露相關存量風險。2024年9月以后,國內一攬子增量政策陸續出臺,資本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同時海通證券進一步增強了風險管控,均有助于改善上述影響業績的不利因素。
未來,合并后公司將以并表管理為抓手,構建垂直一體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強化重點部位風險穿透管控,提升風險預判預警和應對能力,深化風險數據治理,建設統一的風險數據集市,強化存量風險處置力度,嚴防增量風險發生。
除上述問題,上交所還對商譽、債務處理、需履行程序等進行了問詢。在商譽方面,截至2024年9月30日,兩家公司商譽規模相對凈資產規模非常小。債務處理方面,兩家公司具備較強的償債能力和擔保能力,截至當日兩家公司均未收到任何債權人要求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擔保的主張。在需履行程序方面,尚需履行的審批程序預計不存在影響本次交易的實質性障礙。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