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首次增加數字經濟調查結果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穩步推進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首次增加數字經濟調查結果。數據顯示,2023年末,全國共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291.6萬個,從業人員3615.9萬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8.4萬億元。
這是記者從國新辦2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當日發布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王冠華表示,從普查數據來看,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穩步推進,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具體來看呈現以下幾方面特點:
第一,數字產業化取得顯著成效。五年間,以數字產品制造、服務和應用為代表的數字產品制造業規模穩步擴大,發展質量不斷提升。2023年我國共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291.6萬個,實現營業收入48.4萬億元,占全部二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0.9%。
第二,數字制造和數字應用優勢明顯。在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中,數字產品制造業的營業收入20.5萬億元,占比超過四成;數字技術應用業企業法人單位143萬個,占比接近五成。體現出我國數字產品制造業的規模優勢和數字技術應用業的發展活力。
第三,東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態勢較好。從區域特點來看,東部地區由于基礎條件好、應用場景多,數字經濟發展領先全國。2023年,東部地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量占全國的比重為62.2%,營業收入占全國的比重為73.0%,均高于其他地區。
第四,產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近年來,通過應用數字技術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生產效率提升,正在日益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亮點。2023年,47%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