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立園滿園”,成都高新區加快建設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立園滿園”,成都高新區加快建設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新火種    2024-12-25

12月19日,成都高新區企業成都辰顯光電有限公司TFT基Micro-LED量產線點亮,這也是中國大陸首條,標志著我國在Micro-LED顯示技術領域實現重要突破;12月初,成都菲斯特科技激光顯示光學屏產業總部基地項目部分投產,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產量將達到200萬件; 10月28日,英特爾宣布將擴容位于成都高新區的封裝測試基地,截至目前,全球超過一半的英特爾筆記本芯片在成都高新區內封測;10月29日,芯源系統全球研發及測試基地項目在成都高新區開工,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測試電源管理芯片達200億顆……

連日來,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重大產業項目“動作不斷”。聚焦“高”和“新”,成都高新區正大力開展“立園滿園”行動。

優化園區建設和產業布局聚力“立園”

科創四川獲悉,成都高新區將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數字經濟三大主導產業以及其他產業構建“3+10+6”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力爭在2027年實現產業領域的全覆蓋。

圖源:成都高新區

成都高新西區(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是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的主要承載地,聚焦“芯屏端”三個主攻方向,匯聚了眾多世界500強企業,通過發揮鏈主牽引作用,跨區域聯動強鏈延鏈補鏈,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高地。

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在細分賽道提檔加速,成都高新區在集成電路產業方面形成了包括IC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等環節的集成電路產業鏈。目前,成都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和水平居中西部第一。

在新型顯示方面,聚焦柔性顯示、微型顯示兩大優勢賽道,充分發揮京東方、天馬、辰顯光電等電子企業的引領支撐作用,聚集了上下游40余家大企業,打造集研發、設計、制造和應用為一體的完整產業生態圈。

在智能終端方面,成都高新區已經建立了從芯片到器件到整機到系統應用的完整產業生態,產品種類涵蓋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臺式機、iPad,還有智能可穿戴設備,包括大型筆記本左右兩邊所展示的工業控制器,還有交換機以及管道自動內焊機等。2023年,成都高新區智能終端產業實現2289億元產值。

目前,四川省正全面實施制造業“智改數轉”行動。11月1日,西門子成都工廠入選“無廢企業”典型案例,作為全川唯一的“雙燈塔”工廠,西門子成都工廠已成為數字化工廠建設的標桿。成都高新區將與西門子加強合作,共同建設數字化工廠服務中心,為區內工業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讓“智改數轉”服務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科創四川獲悉,“立園滿園”行動以來,成都高新區圍繞電子信息重大項目積極構建本地化的配套產業鏈供應鏈。12月19日,沃格光電AMOLED顯示屏玻璃基光刻蝕精加工項目、德國梅塞爾大宗氣體供應配套項目簽約落地成都高新區,總投資8.78億元。兩大項目均為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的定制化配套項目。作為國內首條、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生產線,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總投資約630億元,也是四川省迄今投資體量最大的單體工業項目。

以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助推“滿園”

實現企業“滿園”,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支撐。成都高新區致力于打造“項目招引-項目促建-企業服務” 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從項目招引落地到開工投建再到建成投產,采用“網格化+專員”的服務模式,全程提供無縫銜接的一站式服務,不斷提升營商環境。

圖源:成都高新區

比如,辰顯光電所在的光顯柔谷研創園由成都高投電子集團下屬的成都高新電子公司打造,定位于為光電顯示類企業提供專業適配、靈活高效、經濟集約的研發生產空間。針對辰顯光電的生產、辦公及配套等需求,園區提供了全程“保姆式”服務,幫助企業壓縮建設周期,進一步搶占市場先機。

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高新區為企業提供融資、政策等多種支持,確保每個企業都有一個‘管家’,任何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

在金融服務方面,成都高新區推動多形式“投融資”交流活動常態化開展,積極搭建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平臺,以“穩企、助企、惠企、暖企”為導向,加強金融服務企業的力度,以真招實招為企業紓困解難,倍增企業發展信心,更好實現“企業滿園”。

以策源資本和高投創投兩大基金運營平臺為核心,成都高新區構建起“資助—種子—天使—創投—產投—并購”的全生命周期資本支持服務體系。目前,成都高新區全生命周期資本支持服務體系已合作組建基金133只、總規模超2800億元,計劃到明年形成3000億元的產業基金規模。

同時,成都高新區深入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成立專項工作專班,分級分類解決企業問題,推動簡單問題當場辦、復雜問題統籌辦、重大問題提級辦,建立高效問題協調解決機制,打造全方位、全覆蓋的企業服務環境。

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12月初,科創四川實地探訪坐落于成都高新西區的IC設計產業園時,天府無線智能研究院正緊鑼密鼓地裝修中,預計明年1月正式投運;另一邊的芯華創新中心,繼今年5月升級為四川省智能感算芯片與系統技術創新中心后,也于11月12日獲得了“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地標”授牌……

成都高新電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IC設計產業園已經形成“平臺+服務+配套”的服務生態,以芯華創新中心為代表的創新平臺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芯火微測正為企業發展添磚加瓦。而芯火微測是由成都高投電子集團、華微電子、四川省國投資產托管共同出資設立的集成電路行業第三方檢測平臺,致力于為集成電路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整體專業檢測方案。

芯華創新中心在成都高新區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共同支持下成立,通過提供“首席科學家團隊+空間載體+研發驗證平臺+基金”全方位服務的方式,打造高質量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從早期的PI到IP,再到IPO,最后到IC,芯華創新中心瞄準攻克智能感算芯片與系統領域的核心技術和‘卡脖子’問題,致力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技成果轉化生態系統,為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各個環節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務。”芯華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了解,芯華創新中心已鏈接60余項清華大學相關項目,促成18個項目落地成都,此外,正聯合各方發起設立成都芯華智能產業發展基金,芯華基金計劃規模7.5億元(首期規模5億),聚焦電子信息和人工智能領域,為優秀創新企業提供資源、資本和資產的有力支撐。芯華創新中心孵化的企業它思科技推出了最新成果——Tasi Chat大模型,有望通過提供跨行業的智能化解決方案來加速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為使科技創新不斷發揮助推“立園滿園”行動新效能,成都高新區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工作,通過創新策源帶動產業發展,構建了從戰略平臺到轉化平臺,再到科技園區和創新生態的整體建設體系。成都高新區在每個專業化的園區內配備中試平臺,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就地、及時的技術轉化和孵化服務。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建設了49個中試平臺,服務了2852個中試項目,中試服務收入超過9.3億元。

目前,同樣由成都高新電子公司建設的芯創智谷已完成基礎施工建設,即將投運,接下來,公司將圍繞芯片、屏顯、智能終端、人工智能、光通信等重點領域開展企業招引工作,打造優質產業集群。

科創四川獲悉,成都高新區將致力于建立世界級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在集成電路領域,助力成渝地區成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第四極;在新型顯示領域,計劃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柔谷;在智能終端領域,計劃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終端制造基地,打造“成都制造”品牌。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