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保時捷中國CEO潘勵馳:不會“以價換量”將重啟“進擊模式”

保時捷中國CEO潘勵馳:不會“以價換量”將重啟“進擊模式”

中國經營網    2024-12-25

  “我在保時捷已經工作23年了,從事汽車行業也已經30年了,我從來沒有見過像中國變化如此之巨大的市場。”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潘勵馳(Alexander Pollich)日前向包括《中國經營報》在內的媒體記者感嘆。

  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對于保時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席卷之下,包括保時捷在內的諸多豪華車品牌面臨諸多挑戰。相關數據顯示,2021—2023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新車銷量分別為 9.57萬輛、9.32萬輛、7.93萬輛,2024年前三季度,該數據為4.33萬輛,同比下滑28.75%。

  中國車企借助智能化搶攻高端市場的大背景下,保時捷如何應對備受外界關注。而在履新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整整一百天后,潘勵馳開出了自己的“處方”,包括調整經銷商渠道、加強本土化研發投入力度等針對性措施。

  潘勵馳同時強調:“我們不會通過犧牲產品價格換取銷量的增長,單純追求量的增長不是保時捷的目標。”他對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仍然充滿信心,并強調,保時捷2026年開始將重啟進擊模式,并會贏回中國市場。

  經銷商規模降至約100家

  到2026年年底減少至約100家、推行門店升級計劃,保時捷中國籌劃的渠道調整計劃,近期成為豪華車市場的熱門話題。

  公開信息顯示,在保時捷第三季度投資者電話會議上,保時捷首席財務官麥思格(Lutz Meschke)透露,保時捷將“大幅縮減在中國的經銷商網絡”,而在近期,這一渠道調整計劃正式對外公布,保時捷在華銷售網點將從2024年1月的150家左右,減少到2026年年底的約100家。

  “我們在做經銷商網絡優化的決策時,是非常謹慎的,會綜合考量宏觀經濟環境、客戶分布格局、行業發展動態等多方面因素,要考慮當下的情況,也要考慮將來的發展潛力,這其中也會有大量的數據和調研結果作為支持。”潘勵馳表示。

  如在行業發展層面,目前消費者購車習慣轉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已給傳統的汽車經銷商帶來了巨大壓力。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0—2023年,全國有超過8000家汽車4S店退網關門,年均退網量超2600家。今年上半年,退網的4S店接近2000家。

  具體調整方面,潘勵馳透露:“我們首先會看每一個經銷商在不同的車型細分市場表現如何,比例是多少,以及他們當下的庫存情況、銷量情況,同時還要看車間的情況。比如說售后表現、配件的使用率等。”

  “另外,我們也會考慮和考察經銷商完成長期銷量計劃的能力,這背后是大量的數據調查和分析。”潘勵馳就向記者表示,針對上海、北京等一線及其他市場需求高的城市,保時捷還會繼續加大投資力度。

  相關信息顯示,浦東保時捷中心剛剛完成了“睿境計劃”升級。在潘勵馳看來:“退市或關店并不是唯一的途徑,我們也會升級當地保時捷中心的業態策略,使其更靈活、更模塊化、更具成本效益。我們做任何評估的出發點都是以客戶為中心,包括評估市場潛力、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偏好,要保證現有車主的日常服務需求不受影響。”

  “因此,我們在作出加大或削減投資的決定時,既要保證財務上的穩健性,也要符合客戶的滿意度和長遠利益。當然,我們對于可能被優化到的投資人集團會進行坦誠、深入的溝通,雙方達成良好的協商結果。”潘勵馳強調。

  加速提升本土化研發能力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車市的變化無疑對行業發展具有風向標意義,不少跨國巨頭正紛紛加快本土化落地步伐,保時捷亦不例外。

  “我從來沒有見過像中國這樣變化如此之巨大的市場。一年前,可能很多人只感知到一點點的變化,但一年后市場劇變就瞬間席卷了每個人。”潘勵馳感嘆,“目前中國的新能源市場滲透率相當高,對保時捷也好,其他豪華品牌也好,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和挑戰。”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為52.3%,較去年同期滲透率提升12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73.2%;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32.9%。乘聯分會數據還顯示,11月的豪華品牌零售份額為10.9%,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

  對于中國市場的變化,潘勵馳也表示:“德國總部的每一個人都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中國客戶的需求又十分與眾不同。”

  “我也和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奧博穆有過很多溝通,董事會給予了我們非常大的賦權,甚至給我們一路開綠燈,讓我們在中國開設研發中心,近期還新設了技術部門,希望借助本土研發將更新的聲音傳遞給魏斯阿赫。”潘勵馳表示。

  公開信息顯示,12月4日,保時捷正式宣布李楠出任保時捷中國技術部副總裁一職,進一步踐行“在中國,為中國”的發展理念。

  不過潘勵馳也介紹:“從目前來看保時捷的研發大部分還是在魏斯阿赫進行,當然我們也有幾個研發分支在海外其他國家。我們有中國研發中心,在美國也有相應的研發分支。如果看本土市場非常有針對性和獨特性的研發分支,中國算是比較明確的一個市場。”

  “我們關注大眾安徽本土的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希望能夠學一學大眾安徽的經驗。我們還會持續尋找本土的合作,甚至是本土化生產的機會。但目前來看我們還沒到那樣的節點。還是那句話,銷量還沒有達到可以支持做本土化生產的水平,所以目前并沒有這樣的計劃。”潘勵馳強調。

  潘勵馳也坦言:“但是我們非常緊密地關注、考慮與本土合作伙伴和供應鏈的整合。其實在美國已經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我們關注美國大選后的政策走向,會否影響歐洲和美國的貿易關系,是否會影響到中美的關系,關稅情況怎么樣?我們會緊密地和大眾集團保持聯系,保持跟供應商、渠道和生態的聯系。”

  堅守核心品牌價值

  “未來一定是充滿變化和不確定性的,當整個市場在發生劇變,豪華車市場也將不免走向電氣化。”潘勵馳表示。

  在潘勵馳看來,很多競品已經開始在試水80萬元,甚至100萬元的產品。目前基本從入門級到豪華車市場都有新能源的車型供客戶選擇。但潘勵馳也強調:“對此,我們不應該過分焦慮,應該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上。”

  “仔細考慮清楚在這樣的市場級別豪華代表什么,怎么讓客戶感受到豪華。是極致的性能還是其他什么?我們還要做很多的功課。”潘勵馳表示。

  如在智能化層面,目前不少中國自主品牌借助智駕、智艙等沖擊高端市場。中信建投證券研報就認為,智能化正在重塑高端市場競爭格局,過去燃油豪華車變化較慢,新能源豪華車帶來新賣點實現錯位競爭。

  潘勵馳對此表示,在數字化層面,保時捷要做兩件事。

  第一,一定要先完成基礎工作的準備,比如導航、智能泊車等。“大家可以看到保時捷純電動Macan,已經內置了高德導航,而且上線了非常棒的語音識別功能。”

  “第二,智能泊車我們還要不斷地加強,所以先把基本的內功做好。在德國情況不一樣,大家要停車自己停,也不需要靠導航,大家會看路牌,這是德國工程師沒有辦法理解,或者沒有辦法快速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做的原因。”潘勵馳表示。

  而在諸多車企競相發力的智能駕駛層面,潘勵馳感慨:“我來到中國,的確在ADAS駕駛輔助這一塊熟悉了很多。我也開了幾款不同的車,都是L2+、L2++的車型,在上海可能還是夠嗆。上海的路況,有很多電瓶車,有時候是交警人為指揮交通,路況還是非常復雜。”

  “在我個人看來,L2+、L2++,L3還沒辦法應對像上海這樣復雜的城市路況。我現在也看到本土的一些技術供應商,可能在某些場景上能提供非常好的解決方案,需要一些時間讓我們進行消化。”潘勵馳表示,“我們有很強的機械性能、機械素質和技術的沉淀,但在數字化和智能化層面必須得跟上,一定要保持開放的態度,一定要有緊迫感。”

  記者注意到,在潘勵馳表示要加強本土化研發、推進智能化落地的另一邊,其也多次強調要堅守保時捷核心品牌價值。

  如在銷量層面,潘勵馳表示,銷量數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保證品牌的價值和品質。“消費需求上升時,我們可以很靈活地調整供應。如果銷量疲軟,其實沒有必要一味地提升銷量目標。”

  “保時捷的DNA在哪里?在賽道、在賽車、在車輛機械數值、在駕駛者的體驗上。如果你丟掉這些東西只談數字化,只談科技化,就會失去品牌本身的差異性特征。我們一定要使每輛車都能夠讓車主非常自豪。”潘勵馳最后強調。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