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邁向全方位智能化轉型升級新階段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關鍵動力
日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當前,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度和深度改變生產生活方式,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語言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智能體和具身智能等領域不斷涌現出突破性創新,推動人工智能邁向通用智能初始階段。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的工程化持續加速推進,新產品新模式層出不窮,行業應用走深向實。人工智能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關鍵動力。
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人工智能產業保持高速增長。據IDC預測,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可達到6233億美元,同比增長21.5%。具體來看,有兩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大模型涌現式發展,為人工智能產業高速增長提供了核心動力。自2023年起,全球基礎模型數量快速增加,相較于2022年增長數量翻倍;2024年以來全球基礎模型新增或迭代近百個,保持了較強的創新態勢。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加速產業化進程,促進全球人工智能規模化發展。據Gartner預測,到2026年,超過80%的企業會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PI,或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序。
大模型領域拉動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資金額上揚。2024年上半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資金額達316億美元,同比上升84%。在全球融資緊縮的背景下,受益于大模型發展和企業融資帶動,人工智能領域融資占全行業融資比例持續上升,從2022年的4.5%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12.1%。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融資規模達252億美元,約為2022年的9倍,占2023年所有人工智能相關投資的約四分之一。
在技術方面,報告指出,基礎模型保持快速演進態勢,重點突破多模態和復雜推理能力。算法創新與軟硬件架構深度耦合。大模型技術的原始創新和應用迭代落地,高度依賴先進的軟硬件協同技術生態體系。工程化技術是人工智能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環境的關鍵橋梁,大模型開發及應用工具鏈的快速發展,標志著人工智能工程化進入了新階段。多模態詞元向量融合、新一代高水平數據標注、面向人工智能的數據集質量評估以及合成數據等數據新興技術快速發展。人工智能高質量數據集供給能力不斷提升,以數據為核心驅動力的人工智能時代正加速到來。
在應用方面,報告認為,隨著大模型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迭代,持續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路徑變革,全面帶動大規模產業升級。在傳統專用智能應用的基礎上,大模型通過進一步提供智能對話、文本創作、圖像生成和視頻生成等通用能力,拓展賦能經濟發展、民生服務、科學發現等各領域的深度和廣度,將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
人工智能應用持續走深向實,行業大模型已在金融、醫療、教育、零售、能源等多個行業領域實現了初步應用,并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體來看,裝備行業重點關注研發與制造流程優化、產品智能化升級等方向,逐步滲透并重塑生產模式。消費品行業聚焦產品創新與智能化營銷管理,正逐步改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與體驗,推動行業向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原材料行業聚焦生產過程管控優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逐步改變傳統的資源開發、加工和利用方式。
報告指出,當前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向縱深發展,呈現“大小模型協同”“兩端快、中間慢”等階段特征。總體上,以傳統小模型為代表的專用智能應用逐步成熟,以大模型為代表的通用智能應用處于初步探索階段。消費側應用迭代加速,對話式搜索、智能助理等革新功能不斷涌現,交互模式向更多模態拓展,并在端側加速落地,重塑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形態。生產側應用與行業場景融合不斷深入,有望深刻變革制造過程、組織架構、研發模式與產品形態,從而開辟我國工業從大到強的新路徑。
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報告指出,安全治理從原則向實踐加速推進。安全治理工作邁向深水區,探索切實有效、多方共治、敏捷應對的落實方案成為全球共同議題。產業各方積極發揮技術研究和治理協同優勢,發布治理框架、制定標準規范、推出測試平臺、迭代評估工具,加速進行模型間對抗新范式、模型水印算法等前瞻技術研究,提升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能力。
報告提出,引入強化學習等技術來增強大模型能力仍是近期技術演進的重點方向,專業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有望加速突破,具備更強規劃、決策、執行能力的智能體和具身智能成為邁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面向中遠期,類腦智能等顛覆性技術的成熟,有可能為人工智能發展帶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隨著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向縱深發展,人工智能在實體經濟中的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拓展,加速向生產制造環節滲透,加速邁向全方位、深層次智能化轉型升級新階段。 (欣通)
【來源:人民郵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發至郵箱newmedia2023@xxcb.cn,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