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Zoom創始人轉向人工智能,希望重回疫情時期的巔峰

Zoom創始人轉向人工智能,希望重回疫情時期的巔峰

新火種    2023-10-09

文 / Alex Konrad

Zoom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袁征 / 圖片來源:ETHAN PINES FOR FORBES

當時,許多企業對使用Zoom召開視頻會議持懷疑態度,而Zoom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袁征對他們說:“要保持開放的心態”。

當然,袁征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他用自己的產品與客戶進行線上會議。如今,他又開始與客戶線下交流。“很多活動都不再是線上完成了,”袁征告訴福布斯。“我必須不斷進化。”

當然,Zoom也必須如此。2020,新冠疫情早期,Zoom被視為救星,袁征也成為遠程工作和教育的代言人。不過,股價不斷飆升,隱私問題也隨之而來,Zoom正面臨著新的問題。在大量用戶涌入后的幾個月里,Zoom推出了一些軟件,本打算讓其成為線上活動和游戲的首選,但效果不盡人意。去年10月,Zoom的股價創下歷史新高,達到568美元,市值約為1600億美元。但過去一年,該公司的股價穩定在70美元左右,市值略高于200億美元。

現在,袁征希望把Zoom的未來引向另一個方向:一個“溝通與協作”的平臺。

每天早上,這位首席執行官醒來后都會登錄Zoom的Zoom Chat,該軟件與Slack和Microsoft Teams是競品。接著,他用Zoom的軟件發送電子郵件并準備會議。他還使用 Zoom的新協作工具Zoom Docs編寫摘要文檔或行動計劃。他說:“我們的目標是,客戶早上開始使用Zoom后可以一直停留在軟件中,經常切換回其他應用程序很麻煩。”

這些觀點聽起來很熟悉,那也很正常。從Box、Dropbox到Slack等等,似乎每一家有一定歷史和規模的企業軟件都希望逐漸成為客戶工作的重心。最好是成為其他工具連接的樞紐,而不是被輕易淘汰替代的選擇。

為此,Zoom推出主打新產品Zoom Docs,預計將于2024年全面推出。用戶可以在視頻會議或聊天中生成新的Zoom Doc,并使用Zoom的人工智能助手Zoom AI Companion填充內容。Zoom于周二宣布,這些文件可以被標記并分發給同事,也可以相互鏈接,形成維基百科風格的頁面。

“我們要多用自己的產品。”

——袁征

另一項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新功能——生成式白板,可以讓團隊在會議上自動填充并以可視化的方式組織項目。上個月,Zoom發布了多項人工智能功能,包括生成要點和會議摘要、會議回顧、起草電子郵件和聊天摘要。該公司計劃為其人工智能助手添加上下文關聯功能,旨在記住用戶過去的查詢記錄,并從用戶過去的會議、聊天記錄或在其他應用程序中的工作中顯示相關信息。

Zoom也意識到客戶越來越喜歡混合工作方式,袁征說。今年8月,Zoom宣布恢復每周兩次的線下辦公,這件事很快成為熱門話題。袁說:“我們要多用自己的產品”。不過這只是一部分。他承認,疫情期間聘用的新員工沒有線下工作的團體感和職業發展。

通過提供從訪客簽到到預訂辦公區的全新辦公管理工具,Zoom將與Envoy等眾多軟件展開競爭,后者于2022年1月融資1.11億美元。Zoom Docs的功能似乎與Coda、Notion、谷歌Workspace和微軟365等工作軟件的功能重疊,甚至與Asana和Monday.com等項目管理公司的產品功能重疊。大家都在增加對人工智能助手的運用,微軟起步最早,Salesforce等公司緊隨其后。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里希·賈盧里亞(Rishi Jaluria)指出,即使面對更激烈的競爭,推出這樣的產品對Zoom來說也有一定意義。他說:“Zoom的目標是讓人們使用更多功能,Zoom不是一個你點擊鏈接,使用完就退出的工具。”賈盧里亞預計,使用競爭對手工具的專業人士不太可能轉而使用Zoom;但其他人可能會發現,在一個軟件使用不同的生產力工具是很方便的。“Zoom在這方面肯定還有發展空間。歸根結底,這可以增強現有客戶的粘性。”

12年前,袁征在思科(Cisco)的競爭對手WebEx擔任工程主管,而后創辦了Zoom。他知道自己并不是在做無用功。借助人工智能工具,袁征認為Zoom將脫穎而出,因為它采用了“聯合”的方法,這意味著其模型可以與許多第三方模型互換使用,無論運用哪種模型完成任務,價格都是最便宜的。袁說,他相信客戶最終需要的是選擇。他說:“我們不能強迫人們在任何一個平臺標準化。我認為應該給客戶提供靈活性。這是最重要的。”

這種方法的另一個好處是,Zoom不會對其人工智能功能收取額外費用。(微軟的AI Copilot 公布的價格為每位用戶每月30美元;Salesforce的價格為每位用戶每月50美元)。“差異在于成本和質量,”袁征說。

要想在質量上勝出,Zoom需要避免一些非受迫性失誤,比如最近人工智能引發的隱私恐慌。在新冠疫情高峰期,Zoom曾因隱私丑聞陷入困境。多年后,在一次軟件更新中,Zoom的客戶隱私政策又出了問題,該政策似乎暗示Zoom將使用客戶數據訓練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后來,在一片抗議聲中,該政策得到了更新。(袁征表示,Zoom從來不會收集此類數據,而是通過混合公共數據、自身數據和購買的第三方數據來訓練模型)

Zoom落后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科技公司同行一年,那些公司的股價幾乎反彈至新冠疫情時期的高點,在這種情況下,Zoom的創始人如何保持動力和士氣?袁征說Zoom正在迎接一個新的賽季,正如他心愛的金州勇士隊(Golden State Warriors)一樣。

“我們在新冠疫情期間擁有世界,現在我們重新讓Zoom變得更好。我們希望將來退休后能感到自豪。”他補充道。

本文譯自 https://www.forbes.com/sites/alexkonrad/2023/10/03/zoom-eric-yuan-ai-hybrid-work/?sh=460c34fa501e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