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全國首個!成都科幻產業發展規劃來了

全國首個!成都科幻產業發展規劃來了

21世紀經濟報道    2024-12-11

  2023年10月22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在成都科幻館圓滿落幕,為來自全球的幻迷們編織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幻盛宴。“共生紀元,你我同在。中國科幻年,從成都出發!”——這一嘹亮之聲,在菁蓉湖畔綿延回響。

  如今,在成都,科幻產業再次揚帆起航,書寫著成都世界科幻大會的“后半篇文章”。12月6日,2024成都市文創業(數字文創)招商引智(北京)推介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成都市科幻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據悉,《規劃》為全國首個城市科幻發展規劃,從總體思路、空間布局、發展要點多方面對成都未來科幻產業的發展進行了描摹。

  《規劃》根據成都各區域科幻產業發展基礎與資源優勢,布局“一核引領、兩區聯動、多點支撐”的科幻產業發展格局。同時聚焦構建創新支撐體系、壯大科幻產業集群、打造載體平臺體系等七大領域,明確了24項發展要點與7類專欄工程;圍繞“科幻+”融合產業、科幻概念未來產業、科幻科普教育等方向,制定了16項重點發力領域。

▲成都科幻館

  到2027年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現代科幻產業體系

  2023年,全國科幻產業快速發展,從“百億級”邁入“千億級”,實現營收1132.9億元。《2024中國成都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23年,成都科幻產業總營收235.21億元,同比增長17.49%,成為支撐全國科幻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規劃》提出了成都科幻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7年,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現代科幻產業體系,“4+6”產業載體平臺體系基本建成,“一中心四高地”發展體系初步實現,“中國科幻之都”城市品牌美譽度和顯示度顯著提升。

▲成都科幻館

  其中,“一中心”指的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幻中心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具體而言,立足“科幻+”發展戰略,促進科幻與閱讀、影視、游戲、文娛旅游、IP運營、高端裝備制造等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科幻產業結構布局不斷優化,產業規模持續壯大,供給質量明顯提升,消費更加活躍等。“四高地”則聚焦全球科幻文化重要承載地、全球科幻IP創作運營示范地、全球科幻產業科技創新策源地、全球科幻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地等四個領域。

  依托各區域科幻產業發展基礎與資源優勢,未來,成都的科幻產業還將如何布局?《規劃》提出構建“一核引領、兩區聯動、多點支撐”的科幻產業發展格局,以規模化的優質空間落地優質項目。

  其中,“一核”為郫都區。《規劃》強調,要充分發揮世界科幻大會品牌帶動效應,以科幻影視、科幻文娛旅游以及科幻相關高端裝備制造為重點建強成都科幻核心地標。具體而言,以郫都科創新城為平臺,依托清水河高新技術產業走廊,建強科幻核心技術產業支撐,打造科幻產業發展集聚區。并以成都影視城等重點區域為載體,重點發展5G+4K/8K超高清數字視頻制作等核心技術領域,完善產業生態建設和配套服務供給。

▲成都影視城

  “兩區”分別是四川天府新區和成都高新區。在四川天府新區,積極爭取舉辦各類科幻展會活動,打造成都特色科幻展會IP,并打造科幻相關裝備制造全鏈條產業集群、數字科幻產業重點項目群等。在成都高新區,促進游戲電競、影視動漫與科幻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科幻產業示范區,同時積極培育高水平科幻內容創作和運營團隊、打造科幻先進技術策源地、打造國際科幻合作平臺。此外,“多點”即鼓勵各區(市)縣因地制宜落地特色科幻場景,引育細分領域標桿性科幻項目,共同打造前景廣闊的科幻產業集群。

  聚焦科幻產業七大領域明確24項發展要點,7類專欄工程

  科幻以科技進步為根基,是關于人類未來世界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的預見與想象,發展科幻產業對促進文化繁榮、推動科技創新意義重大。

  為更好發揮科幻在促進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先導作用,《規劃》還聚焦構建創新支撐體系、壯大科幻產業集群、打造載體平臺體系等七大領域,明確了24項發展要點與7類專欄工程。

▲天問華語科幻文學大賽成果發布會現場

  在創新支撐體系方面,《規劃》提出,要支持建立多方協同的科幻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機制,綜合采用“揭榜掛帥”“定向委托”“賽馬”等組織形式,圍繞科幻產業支撐技術路線及關鍵節點、技術難點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區(市)縣以科幻相關前沿技術領域產業功能園區為依托,探索構建涵蓋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平臺、眾創空間等全鏈條式科技成果轉化網絡。

  針對科幻產業集群的打造,《規劃》認為,要支持“1+2+N”承載地規劃建設科幻專業孵化載體,鼓勵商務樓宇、產業園區等載體運營機構利用現有廠房、樓宇等規劃建設適宜科幻產業落地發展的空間載體,鼓勵老校區、老廠區和傳統街區整合改造配置完善的創新創業孵化功能,集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全鏈條孵化功能,搭建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體系,為成果轉化提供“一站式”服務,加速科幻相關產業聚集。

  此外,《規劃》還強調,要打造功能齊備運營高效的載體平臺體系。以空間規劃、活動策劃為抓手,圍繞科幻產業“產品”落地、營銷落地、品牌落地,重點塑造四類核心載體;以資源整合、功能集成為主線,聚焦科幻IP轉化、技術創新全鏈條關鍵環節,著重打造六類功能平臺。

  在科幻消費市場建設方面,《規劃》還認為,要擴大優質科幻產品供給。例如,鼓勵和支持科幻領域企業和個人加強內容原創和產品研發,推動文學、影視、音樂、動漫、游戲等科幻IP創作生產。鼓勵推出更多以互聯網、移動終端等為載體的數字科幻作品,支持網絡科幻文學發展。落實科幻品牌發展戰略,支持有目的、有計劃、成體系地打造一批有代表性、影響力、競爭力的科幻IP,推動文學、影視、游戲等產品聯動開發。

▲流浪地球電影服裝

  《規劃》還在重點領域部分,對“科幻+”融合產業、科幻概念未來產業、科幻科普教育等方向進行規劃,并明確了16項重點發力領域。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科幻概念未來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了人形機器人、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發展方向。以未來交通為例,加快布局飛行汽車研發與制造,突破飛行與地面行駛自由切換等核心技術,推動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產品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加速融入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