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中國高校推出“元古大模型”助力地球科學研究

中國高校推出“元古大模型”助力地球科學研究

新火種    2024-12-10
中新社武漢12月7日電 (馬芙蓉 孫彥欽)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相關企業聯合開發的“元古大模型”7日在武漢發布。該模型支持圖生文、文生圖、文生文等場景生成模式,驗證了利用多模態大模型技術解決地球科學領域問題的技術路線。前期,依托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地球生物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對62萬多張古生物化石圖片、3000篇地學文獻的45萬余條地質實體與屬性進行數據清洗與標注,構成“元古大模型”基石。打開“元古大模型”,進入文生圖模式,可通過選擇一塊魚化石標本,輸入體長、寬度、尾巴叉形等描述性文字,生成魚的復原圖;圖生文模式,則可通過導入圖片,生成化石特征的描述性文字;文生文模式主要是數據抽取,用戶可從一篇論文中,抽取想要的實體數據。運用“元古大模型”,按照化石形態學特征復原的魚類圖。(宋海軍供圖)據介紹,“元古大模型”現已上線古生物化石標本識別助手、地質文獻數據挖掘助手、古生物學智能知識問答助手,將逐步上線地學智能搜索引擎和古生物科普數字人,為地球科學專業學生的教學、實踐及科研等活動,以及地質工作者提供服務支撐。其中,古生物化石標本識別助手,可識別120類常見的古生物化石、巖石,以科學工作者視角精細化描述化石數量、顏色、外形結構等信息,并基于化石結構推理出化石種類。地質文獻數據挖掘助手,可為基于大規模文獻揭示極地溫度演化新規律,發現古生物、古環境等領域新規律提供工具支持。“‘元古’來自于地質時代‘元古宙’,是地球歷史上存在時間最久的一個宙,也是智力起源的時代。”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宋海軍表示,“元古”寓意地球科學的古老與深邃,也象征智慧與創新的新起點。未來,“元古大模型”將不斷優化數據質量、豐富數據類型、訓練科學任務、開發創新應用、提供多樣化應用場景。(完)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