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信托公司共收罰單1245萬元對機構與涉事人“雙罰”背后傳遞哪些信號?
信托行業嚴監管高壓態勢仍在繼續,監管部門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也有增無減。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共有7家信托公司被罰,合計被罰金額1717萬元,其中4家信托公司被罰金額超百萬元。截至9月末,雪松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雪松信托”)單次被罰690萬元,為目前最大金額罰單。
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幾年信托公司暴露問題較多,違規也跟著多起來,“有違規就有處罰,都是針對之前業務和管理不合規的追責。”
1月內兩筆百萬罰單
近期,多家信托公司大額罰單接連出爐引發業內較多關注。
在9月中下旬,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廈門監管局和江西監管局分別開出百萬元罰單。
其中,廈門監管局對廈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下稱“廈門國際信托”)罰款415萬元,并對3名相關責任人予以警告。江西監管局則對雪松信托(原中江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罰款690萬元,并處罰該公司原董事長、總裁、副總裁、風險官等多位高管。
具體來看,廈門國際信托主要違法違規事實包括:項目審查、審批不審慎;貸后管理不到位,導致部分貸款資金被挪用;流動資金貸款需求量測算不準確,導致超需求發放貸款;信貸管理機制不健全;風險數據不準確;信托業務分類不準確;固有業務風險分類不準確。
而雪松信托主要違法違規事實包括:違規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資及接受地方政府承諾函擔保;違規接受政府承諾函擔保;向開發商資質不達標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財務管理存在重大風險,調撥固有資金供大股東使用未如實記賬;部分固有資產未計提減值準備;薪酬管理不合規;信托項目成立不審慎;投后管理不盡職,導致信托資金被挪用;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信托項目管理不盡職,致使信托財產受到損失;違規向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提供融資;重大關聯交易管理不盡職;信托計劃投前調查不到位,導致信托財產受到損失。
雖然上述兩家信托公司被罰原因不盡相同,但也有類似違規情況,如:貸后管理不到位,導致部分貸款資金被挪用等。
在房地產項目上,雪松信托不僅向開發商資質不達標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還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
在金融分析師廖鶴凱看來,去年以來房地產行業波動較大,相關信貸及投資業務問題暴露較多,對應違規暴露就更集中。
另外多家信托公司今年內還被處罰多次。被罰原因也都圍繞向不符合規定的房地產項目發放貸款、信托資金變相使用及管理不盡職,致使信托財產受到損失等。
“從主要違法違規情況來看,仍然主要集中于房地產業務、地方融資平臺業務、受托人職責履行方面。這說明部分信托公司在展業過程中存在違法違規、尚未履行盡責的事實。”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2022全年共有18家銀保監局對21家信托公司共開出112張罰單(含個人),合計處罰金額6814萬元,其中14家信托公司被罰金額超過(含)100萬元。信托公司受處罰的主要事由有:未審慎經營及內控制度建設存在不足、違規為房地產項目、地方政府提供融資、信托資金貸后、投后管理不到位、關聯交易違規。
“相比去年,截至目前處罰額度略有降低,但嚴監管態勢依然沒有改變。”帥國讓如是說。
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
近年來在對金融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中,越來越多的出現同時對金融機構和直接責任人等進行處罰的現象,業內通稱為“雙罰制”。
此次在9月披露的罰單中,除雪松信托外,多位中江國際信托前高管也被處罰。
如時任中江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雪松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聯席總裁黃昊被予以警告處55萬元罰款;時任中江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易勤華被予以警告處20萬元罰款;時任中江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鐘鐮斧被予以警告處20萬元罰款;時任中江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余森清被予以警告處10萬元罰款;時任中江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雪梅被予以警告處5萬元罰款;時任中江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周躍明被予以警告。
此外,對時任廈門國際信托風險管理部副經理雷大淋予以警告、時任廈門國際信托西南業務部總經理宋長旭予以警告、時任廈門國際信托信托五部信托經理黃莎琳予以警告。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處罰緣由不僅聚焦于具體業務,監管層也對信托公司和責任人的監督力度持續加大,“雙罰”之下監管專業度持續提升,彰顯了合規監管常態化和系統化的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資管新規出臺后,信托行業轉型遇到較大困難,尤其2022年以來市場規模增速放緩伴隨業務收入大幅回落。但在2023年6月1日,信托行業分類新規《關于規范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正式實施。
帥國讓表示,在信托業務新三分類下,信托公司除了注重內控制度、業務操作流程合規外,還需要對業務本身的合規性、項目后期管理以及項目風險予以高度重視,加強風險管理、依法合規經營將成為越來越多信托公司的訴求。
另據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余額為21.69萬億元,較今年一季度末增加4699億元,環比增幅為2.21%,較上年同期增加5769億元,同比增幅為2.73%。
對此,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從2023年上半年的行業數據以及信托公司的財務數據來看,信托公司經營業績整體仍面臨挑戰,但總的來看,信托行業總體風險可控,并有望在“信托業務三分類”下迎來行業轉折點。
“總體上,信托行業目前仍處于深度調整期,相關營收指標修復仍需一定時間。”曾剛說。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