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陜西持續推進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強化執法監管

陜西持續推進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強化執法監管

新火種    2024-12-09

原標題:陜西持續推進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強化執法監管

新華社西安11月26日電(記者 許祖華)陜西省人大常委會近期對《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陜西各級各部門全面貫徹實施條例,落實法定職責,持續保護修復,強化執法監管,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

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顯示,在持續保護修復方面,陜西扎實開展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累計投入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5.66億元,治理項目110個,治理面積2.3萬畝;全力防范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已完成11座尾礦庫閉庫銷號、5座提升改造;加快推進秦嶺國家公園、秦嶺國家植物園建設;建立川陜甘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機制;組織召開“六省一市”人大秦嶺協同保護工作座談會,形成協同保護工作備忘錄。

報告顯示,陜西全面推進河湖長制,加強丹江口水庫及上游地區跨省河流聯防聯治,全力保障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安全;實施國控斷面“一斷一策”達標方案。秦嶺區域53個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持續保持Ⅲ類以上,漢江、丹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Ⅱ類,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陜西強化執法監管,開展市際交叉執法檢查、秦嶺違建別墅整治“回頭看”、“五亂”問題動態排查整治等行動;上線省級秦嶺視頻綜合監管系統,匯聚省級行業部門相關視頻監控7691路,形成“空天地網”一體,信息化網格化相結合,線上線下聯動的綜合監管體系。

此外,陜西還加快綠色發展,推進秦嶺區域生態旅游項目建設。秦嶺區域12個縣(區)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7個縣(區)獲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