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CropGPT 時代 - 作物育種大模型

CropGPT 時代 - 作物育種大模型

新火種    2023-10-07

ChatGPT 是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 OpenAI 在 2022 年 11 月 30 日發布的全新聊天機器人模型,全稱為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作為一款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它能夠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真正像人類一樣來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等任務。ChatGPT 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2015 年,當時神經機器翻譯技術的引入推動了自然語言處理的進步。接著,在 2017 年,OpenAI 推出了第一個 GPT 模型,這標志著 ChatGPT 的誕生。自那時以來,GPT 模型經歷了多次升級和改進,包括 GPT-2、GPT-3 等版本。ChatGPT 引暴了一場新的技術革命,世界進入人工智能引領的新時代。ChatGPT 創造了一個奇跡,這也讓開發 ChatGPT 的人工智能實驗室OpenAI 及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在全世界聲名鵲起,Sam Altman 也被媒體稱為 ChatGPT 之父。比爾·蓋茨對人工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 做出評價:重大的歷史意義,不亞于互聯網或個人電腦的誕生。

沒有例外,ChatGPT 在動植物育種領域也引發了廣泛的

在人工智能時代,一個人的認知和技術水平將決定能夠利用 GPT 解決問題的高度。未來重復性、能夠采用已有的套路和模式進行的工作,無論多么高端大氣上檔次,都會被人工智能武裝的機器人所取代。人工智能目前所不能取代的,就是世界上尚未存在的、創新的思想、意識、科學、方法、技術等,即從0到1的各種發明創造,而從1到100乃至10000,人工智能都可能分分鐘搞定。可以預期,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育種時代終究會到來。

2018 年, Wallace 等人在其論文“On the Road to Breeding 4.0: Unraveling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Boring of Crop Quantitative Genomics (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52: 421-444) 中,提出了育種4.0 的概念,標志著動植物育種進入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設計育種新時代。

自去年年底以來,大型語言模型(LLM)一直保持熱門地位。有錢的機構在訓練自己的 LLM,而其他希望參與這一熱潮但資金不足的企業則專注于垂直領域的應用。大多數企業屬于后者。

各行各業都在進行基礎模型的微調和私有知識庫的構建,以跟上時代的步伐。醫療、法律、金融、教育和心理學等領域已經公開了許多大型模型。甚至農業育種領域也沒有落后,雖然這個領域看起來并不富裕。

肯定有很多單位在做類似的事情,但有些單位在保持低調,而另一些則已經迫不及待地公開自己的成果并蹭熱點。

例如,HSAT公司的CropGPT項目動用了上千名員工,收集了數十億條數據,以作物的氣象和衛星數據為基礎,以數百萬頁的作物研究為訓練基礎建立了模型,并每日更新本地報告。該公司聲稱CropGPT是全球首個作物GPT,將會成為世界標準。

近日,在由中國作物學會、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六屆全國玉米生物學學術研討會上,華中農業大學李林教授團隊推出了 CropGPT 和 CornGPT 兩個工具。

據說 CornGPT 已經為陜西秦豐、甘肅五谷、廣東綠色科技等多家種企提供服務了。

ChatGPT 在人工育種中的應用具有巨大的潛力。通過幫助育種專家在作物品種選擇、遺傳信息解讀和知識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ChatGPT 可以加速作物改良的進程,為農業生產帶來更高的產量和更好的品質。然而,值得注意的是,ChatGPT 仍然需要與專業的育種專家結合使用,并在實際應用中進行不斷改進和驗證。只有通過有效的人機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 ChatGPT 在人工育種中的潛力。

注:本文綜合整理自徐云碧老師的報告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