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科技陳健:讓計算更簡單
原本只想做喜歡的事,卻收獲了一家上市公司。近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直面掌門人》節目專訪時,并行科技董事長陳健講述了公司一路走來的創業故事。
“創立并行科技時,超級計算機的使用門檻是偏高的,但沒有人站在用戶的角度看問題,我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機會。”談及創業,陳健分享了他的理解,“沒有用戶需要算力,用戶需要的是解決自己的問題,并行科技要做的就是把最具性價比的算力服務提供給客戶。”
時至今日,并行科技已經成為國內算力服務與運營領域的龍頭企業,在人工智能、科學計算、工程仿真上云及算力網絡調度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不僅為用戶帶來“高質量、高性能、高性價比”的算力服務,而且為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賦能。
創業:熱愛決定選擇
“簡單”,這是陳健反復提到的一個詞,同時也代表著他獨特的人生理念。在被問到為什么會選擇高性能計算行業時,陳健笑著表示:“其實挺簡單的,我喜歡超級計算機,也最擅長干這個。”
“做你喜歡的事情,這樣就不用選擇了,然后一直往前走,堅持做到極致。”陳健回憶道,當年自己看到屏幕上超級計算加速后的字符一行一行往上跳,“唰”地一下就算出來的時候,感覺特別開心。
基于對超級計算的熱愛,博士畢業后,陳健沒有選擇本專業流體力學的工作,而是加入當時以超級計算聞名的聯想高性能服務器事業部。工作三年后,他又以應用工程師的身份加入英特爾的高性能計算團隊。
聯想與英特爾的工作經歷,讓陳健無論是在技術還是視野上都得到了極大提升。隨著行業認知不斷完善,陳健發現,國內的超算應用在產業發展上一直不夠理想,算力領域尚缺乏從需求側去關注用戶使用體驗的企業。再加上,從2007年開始,計算機技術逐漸步入并行時代,由串行程序改為雙核或四核的并行程序。這一系列的變化令陳健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我們搭建了一個基于互聯網的超算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性能、高性價比的算力服務。”陳健介紹,經過在算力服務市場十幾年的深耕,公司已形成了一套從資源選型、集群設計、集群管理、算力調度到應用優化的全鏈條技術壁壘和應用實踐經驗,尤其在超算云領域,公司市場份額已躍升到全國第一。
收獲:算力的“云”與“海”
2024年是并行科技扭虧為盈的收獲之年,也是轉型發展的關鍵之年。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利潤由負轉正,實現上市以來首次扭虧為盈。記者梳理了并行科技近三年的財報發現,公司超算云業務規模持續保持增長,AI云和行業云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也在快速上升,整體綜合毛利率不斷提高。
“行業云實際上是超算云的升級版,而智算云是在業務邏輯保持一致的情況下的新應用領域,可以成為公司增長的第二曲線。”陳健表示,超算云和AI云的底層技術一致,因此在高速增長的人工智能賽道上,并行科技作為超算領域的專業服務商,有能力把更好的服務帶給客戶。他透露,目前公司研發投入的重點集中在算力運營綜合能力提升、AI云產品以及面向各行業的計算解決方案。
據陳健介紹,算力建設方面,公司發起了“算海計劃”,旨在與算力建設合作伙伴共同建設面向模型訓練的超大規模單體集群。此外,并行科技與內蒙古方面合作新型算力基地,規劃建設4000個22kW高功率智算機柜,最大可以支持單一集群6萬卡。該規劃將加速推動算力資源高效、快捷、按需分配與合理化使用,減少政府、企業重復建設的資源浪費,形成靈活的商業合作模式,讓算力資源真正賦能千行百業實際需求。
“內蒙古算力基地既貫徹了東數西算發展戰略,又踐行了國家對碳中和的要求。”陳健稱,作為國家東數西算發展戰略八大樞紐節點之一,內蒙古的自然氣候條件優勢有利于解決數據中心的散熱問題。同時,內蒙古算力基地也是綠色低碳算力基地,當地充沛的風能與太陽能資源為算力中心的建設、運營打下了扎實的能源基礎。
未來:服務10萬科研單位
“無論是質疑盲目擴建算力中心,還是擔憂算力服務水平,大家關心的本質是面向需求如何最優匹配供給的問題。”陳健坦言,與水電不同,算力并不均質化,各行各業所需的算力模式也不盡相同,各類用戶會根據其需求尋找市場上最匹配的算力。
“應用方面,有真實需求的算力是有未來的,從需求側來看,超大規模的訓練需求會繼續保持,各種應用場景的推理需求會蓬勃發展;算力方面,從供給側來看,算力供給市場會百花齊放,但每款算力產品一定是精準貼近用戶需求的。”陳健對算力行業的發展充滿期待。
談及未來,陳健表示,公司需要創造一個更高性能、更高效率的基礎架構和系統以及相對應的算力服務系統,以推動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并行科技的使命是“助力科技強國,讓計算更簡單”,公司希望在支持國產算力發展的道路上作出貢獻。
“服務10萬科研單位,100萬科研人員。”陳健說,這是并行科技未來十年的愿景,“我們不僅希望服務頭部客戶,也希望通過技術進步、軟件自動化等手段幫助大多數中小科研單位、研發企業享受到優質的算力服務。”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