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基金正大力建倉,也有基金押錯板塊跌幅慘重,業績首尾相差已超40%
10月5日訊(記者 吳雨其)在近期結構性行情輪動加劇的情況下,今年內成立的主動權益型基金(以下稱為“次新基金”)正快速建倉以抓住產業機遇。不過,記者關注到,同是次新基金的業績表現相差較大,部分次新基金也因重倉賽道面臨回調。
記者在近日與業內人士交流時了解到,新基金發行市場遇冷,成立后的新基金在板塊輪動較快的背景下,要快速建倉抓住投資機遇、捕捉市場低位是行業共識。不過,也有部分基金經理持有觀望態度,選擇持幣過節,重點關注國慶假期后的機會。
年內成立基金積極建倉,部分基金經理輕倉觀望
在近期基金發行遇冷之下,基金成立后呈現快速建倉的態勢。
Wind數據顯示,年內共成立304只主動權益型基金(僅計算A類份額)中,僅有6只未建倉,其中,多只次新基金在上半年就已經迅速建倉,截至二季度末,約有30只次新基金股票倉位達到90%以上。
選擇快速建倉的還不乏知名基金經理。如丘棟榮管理的中庚港股通價值18個月封閉、朱紅裕管理的招商社會責任、神愛前管理的平安策略優選一年持有等產品,均為今年新成立的基金,二季度的股票倉位高達90%以上。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雖然今年新基金發行相對低迷,但卻是投資的好時機,目前是權益市場低點,也是入場的好時機,快速建倉有利于抓住投資機會。”金鷹基金表示,盡管當下市場估值處于歷史較低位置,但新發難度較大,管理人發行動力有限,或是較好的布局時點。
平安證券分析師郭子睿認為,權益市場拐點將至,雖然市場情緒的改善不會一蹴而就,但戰略配置價值凸顯。在企業盈利逐步見底回升和系列政策積極信號下,投資者可加大權益基金配置,由上半年的啞鈴型配置轉向均衡配置。
滬上一位管理次新基金基金經理認為,在當前的時間節點上,一些優秀的資產優勢已經凸顯,許多優質個股已出現了非常好的長期投資機會。投資組合正向該類資產快速集中。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持股倉位也出現了較大分化,一些次新基金處于倉位較低位置,有部分基金經理對市場仍持謹慎態度而選擇輕倉觀望,建倉節奏顯得更為穩健。如胡宜斌,他管理的華安景氣領航二季度末股票倉位為45.91%。再如聶世林管理的安信睿見優選二季度的倉位低至44.75%。
從凈值也能看出一些基金經理建倉較慢。如錢睿南管理的興業均衡優選,鄒建的大成銳見未來,李沁、吳西燕管理的鵬揚景澤一年持有等,上述基金的凈值變化并不明顯。
一位公募基金研究員向記者表示,“從歷史漲幅看,國慶后長假或會迎來更大的機遇?!惫獯笞C券研報數據顯示,十一長假后市場多有較好表現,2010年至2022年,A股十一長假后首日開門紅的概率高達69%。十一后5個交易日的上漲概率更是高達92%,平均漲幅為2.4%,“目前市場偏冷,更有不確定因素疊加,輕倉過節也不失為一種選擇?!?/p>
次新基金跑贏老基金,首尾業績相差較大
從投資業績看,截至9月28日,今年成立的次新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回報為-4.67%,僅不到兩成能獲得正收益。不過而對比主動權益類老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6.82%,數據上看,次新基金超過了老基金業績愈兩個百分點;滬深300指數年初至今漲跌幅為-4.70%,次新基金同樣略高一籌。
對此,華東市場人士向記者反映,在今年市場動蕩的背景下,一部分次新基金的運作思路大致都是以絕對收益為目標,在沒有機會或市場整體下行風險較大的情況下,基金經理會選擇加速或減慢減倉的速度。而次新基金具有布局靈活性,使其相較于全市場有超額表現。
具體產品業績方面,今年以來已有多只次新基金斬獲10%以上的回報,如金信優質成長,年內凈值漲幅已達到12.53%,泰康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廣發成長領航一年持有、永贏先進制造智選成立以來業績超過10%;信澳博見成長一年定開、景順長城國企價值、融通遠見價值一年持有也獲得5%以上的回報。
從金信優質成長的配置方向也能知其上漲緣由,該基金重點配置泛科技領域,重倉股為杰普特、海目星、極米科技等高新技術企業,并采取較為合適的組合配置策略。
該基金經理黃飆也在二季報表示,“下半年,我們將持續重點關注具備較強科技屬性和較受益于復蘇的相關方向,包括TMT、高端裝備、新能源、智能汽車、醫藥生物等領域,遵循景氣與格局并重的思路,尋找高景氣行業上下游壁壘和格局最佳的環節進行布局,重點投資這些環節或領域內具備高成長潛力和優秀管理能力的優質公司?!?/p>
另一方面,記者注意到,年內成立的基金的業績首尾相差較大,整體來看,次新基金的首尾業績相差已超過40個百分點。
次新基金中跌幅最大的是由王文龍所管理的永贏數字經濟智選,成立以來的回報為-29.19%,國泰君安創新成長同樣跌幅慘重,成立以來凈值已跌去27.98%,東財成長優選則跌26.18%。
上述基金均為今年三四月份成立,彼時為人工智能的高點,從基金重倉股可以看出,跌幅較大的基金也多為在成立之初就all in AI。如永贏數字經濟智選,二季度重倉三七互娛、中際旭創等AI概念股;東財成長優選則重倉浪潮信息、科大訊飛、金山辦公等。隨著人工智能板塊的回調,那些在高點入場的次新基金的業績也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