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首屆CCF中國存儲大會在穗舉行院士專家“論道”AI之下的存力、算力與智力

首屆CCF中國存儲大會在穗舉行院士專家“論道”AI之下的存力、算力與智力

廣州日報    2024-12-02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存儲、算力和人工智能已成為推動新興技術發展的核心力量。11月30日,首屆CCF中國存儲大會(CCF ChinaStorage 2024)在廣州啟幕。據了解,本屆大會以“存力、算力、智力”為主題,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CCF信息存儲技術專業委員會等承辦。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多名院士領銜下,本屆CCF中國存儲大會匯聚200多位知名院士專家、杰出學者及業界精英參與。大會聚焦大模型存儲、超智融合等前沿技術,共同探討存儲與計算領域國際前沿技術進展、市場趨勢和創新應用。

  AI大模型時代為傳統計算帶來新的挑戰

  AI大模型時代的來臨,為存儲及算力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孫凝暉帶來首個特邀報告,其介紹了存算一體技術的概念與發展歷史,系統梳理了國際存算一體技術的歷史沿革及發展現狀,分析所面臨的關鍵科學技術挑戰,并探討存算一體計算機的未來發展趨勢,及在智能時代提升算力效能的可行路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鄭緯民在大會報告中,就深入探討了編碼存儲在降低數據冗余方面的顯著優勢,同時剖析了其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數據恢復速度慢、部分條帶寫性能低下等。同時,鄭院士展示了團隊提出的新型資源全局共享的存儲架構,并深入分析了實施這一架構所面臨的挑戰,以及相應的創新解決方案。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錢德沛在報告中指出,算網融合和智算融合是推動國家算力網建設的雙引擎。錢院士回顧了我國在算網融合、國家高性能計算環境構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計算領域當前面臨的新變化和新挑戰,并強調智算融合的必要性,深入探討了智算融合的三個階段特征和主要任務。

  錢德沛院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AI這一技術有著相當長的歷史,然而近幾年發展得特別快,究其原因是我們擁有了強大的算力、海量的存儲以及先進的算法,這三者使得AI發展得特別快。

  與此同時,AI對計算系統也提出了新的需求。“AI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結構以及訓練和推理,給傳統計算帶來了新的挑戰。”錢德沛院士具體談到,雙精度浮點計算雖然能達到很高的數字精度,但是由于能耗高,使得在整個計算中能效不算高,因此要提高整個計算能效,就要發展新型的硬件,適應人工智能的需求。存儲系統要跟上,現在面臨的不是數十萬數百萬上億的文件,而是十億百億級別的文件,對存儲系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另外,就是在軟件方面。”錢德沛院士指出,首先模型的建立,算法就要發展新的算法,使得模型的神經網絡要更適應人工智能應用的需求。其次,整個支撐的軟件,過去是支撐數字模擬,現在要支撐AI的訓練和推理,因此系統軟件、應用算法庫、工具庫都會發生變化。“AI給傳統計算帶來了很多新挑戰,需要我們從技術上解決,也帶來機遇,它會影響計算機發展的未來走向,影響計算機未來形態,機遇和挑戰并存。”他如此說道。

  算力作為本輪AI大模型競爭的核心部分之一,錢德沛院士指出,在算力方面,國家是非常重視的,并且在應用、算法以及軟件方面都有較為全面的部署。再者,企業也是有很重要的責任,最終能否落地能否形成產業需要企業的努力。國家的力量、企業的力量以及學術界的力量,形成合力,這對我國人工智能的算力基礎設施、算力軟件基礎設施和應用基礎設施都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在會上,存儲與算力相關領域的“頭部”科技企業,包括華為、曙光、浪潮和騰訊云等企業代表分享了“大模型存儲”“智算中心建設”等前沿探索與技術成果。

  廣州超算中心的超智融合算力全面升級

  大會當日,以“算啟新程,智賦新能”為主題的第十屆國家超算廣州中心超算創新應用論壇舉行。論壇期間,錢德沛院士指出,國產超算應用賦能是當前最大挑戰,廣州超算中心作為國內超算的先鋒,提供了一流的計算服務,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希望廣州超算中心再接再厲,在新階段為推動國產超算的蓬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廣州市科技局產學研處有關人士表示,廣州超算中心近年來搭建了系統和應用之間的橋梁,賦能千行百業。新一代國產超算系統“天河星逸”也即將完成升級,期待廣州超算中心在國際超算應用領域取得更大影響力。

  在論壇上,國家超算廣州中心主任盧宇彤教授作廣州超算中心2024年創新應用報告:回顧2024年,廣州超算中心的超智融合算力全面升級,超智融合應用支撐環境不斷完善,面向領域的應用平臺資源更加豐富,多領域創新應用成果持續涌現,粵港澳超算應用互聯網穩步拓展,國際交流合作邁入新階段。未來,廣州超算中心將努力推動超智融合算力和應用服務能力雙提升,并與各位專家學者、廣大用戶群體攜手,共建更加完善的國產超算創新生態圈。

  其間,廣州超算中心與多家科技企業啟動“超智融合生態合作共建計劃”,加速超算技術創新和產業落地。

  以算力、智力和存力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加速到來

  據了解,首屆CCF中國存儲大會由中國工程院孫凝暉院士、中國科學院錢德沛院士、中國工程院廖湘科院士三位院士組成指導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鄭緯民院士等擔任大會主席,中山大學、CCF信息存儲專委主任肖儂教授等擔任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孫凝暉院士指出,以算力、智力和存力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正在加速到來,中國存儲技術正迎來全新發展機遇,亟需攻克技術難關,推動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以此為契機,CCF將繼續發揮橋梁作用,助力計算存儲產學研合作,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鄭緯民院士強調,本次大會的廣泛參與和議題精心設置彰顯了業界對于存儲、算力和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高度關注與熱切需求。希望與會者們能夠充分利用這一匯聚智慧、激發靈感的交流平臺,分享經驗、碰撞思想,共同推動我國存儲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的繁榮。

  中山大學副校長劉濟科教授指出,中大計算機學科已成為我國計算機優勢學科陣營的一支重要力量。百年中大邁入新紀元,學校未來將一如既往地支持計算機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期待通過此次大會進一步加強與各界同仁的深度合作,共同推進我國存儲與計算領域取得長足發展。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