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阿里云為何盯上了香港?

阿里云為何盯上了香港?

界面新聞    2024-11-29

  面對愈發激烈的云計算競爭,阿里云欲在香港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

  11月27日,阿里云宣布推出“香港科技未來計劃”,將進一步加大香港市場的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以滿足快速增長的云和AI需求。同時,阿里云還將為香港學校提供AI課程,并為初創企業提供免費額度和在線學習資源。

  據阿里云智能國際總裁袁千表示,阿里云未來將在支持香港客戶的數字化轉型、為客戶提供AI大模型能力等方面進行更多努力。

  過去一年,AI大模型對云計算需求的拉動作用已在內地市場被驗證。11月15日,阿里發布的最新一季度財報顯示,在AI相關產品采用量提升的帶動下,阿里云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五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同比增長,阿里云公有云業務也實現雙位數增長。

  當下,很多香港企業也處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階段,對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相關服務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今年7月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85%的受訪香港企業表示,計劃或已將人工智能整合至應用程序及移動解決方案中。

  但香港企業在部署和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能力并不足。思科近日發布的《人工智能準備度指數》調查顯示,只有9%的香港企業實現了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充分應用。其中,僅有18%的受訪企業具備滿足當前和未來人工智能需求所需的圖形處理器,只有20%的企業有能力保護人工智能應用中的數據安全,40%的受訪企業計劃在未來五年提高投入人工智能IT設施建設的預算。

  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技術能力不足之間的鴻溝,意味著云計算平臺在香港市場擁有非常強勁的增長動力,這也是阿里愿意在香港市場加大投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界面新聞了解,2015年,阿里云正式進入香港市場,也是中國第一家提供國際云計算服務的公司。過去的十年里,阿里云主要為香港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服務,涉足了金融、零售、交通、旅游和互聯網等行業,服務的客戶包括周大福、中信銀行(國際)、港鐵公司、莎莎、TVB等。

  袁千透露,對比去年同期,2024財年以來阿里云香港業務實現了兩位數的年收入增長。

  香港也是阿里云走向國際市場的第一站。有了在香港市場的探索經驗之后,阿里云又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韓國、德國、英國、美國和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建設數據中心,目前已在全球運營28個公共云地域與85個可用區,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連接中國內地市場和國際市場的樞紐,香港顯然可以幫助阿里云承接內地企業的需求,服務好香港本地客戶,同時打響國際知名度。

  過去五年,阿里云在國際市場上的規模增長了20倍以上,而此次加大在香港市場的投入,顯示出其更大的野心——如果AI大模型能力在香港落地順利,必然會被復制到更多國家和地區。

  阿里云智能國際業務副總裁及亞太北大區總經理劉彬星表示,下一個十年,阿里云將會在全球范圍內繼續增強AI基礎設施和云計算基礎設施,不僅會在香港投資,還會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投資。

  國際市場帶來的增長的確不容小覷。數據機構Gartner發布預測稱,2025年,全球公有云服務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將達到21.5%,所有云細分市場都將實現兩位數增長。

  從全球云計算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阿里云想要獲得更高的份額,必然要和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谷歌云正面競爭。

  據Gartner統計,排名前五的IaaS提供商在2023年占據了82%的市場份額。這當中,亞馬遜以546億美元的收入和39%的市場份額繼續領跑,微軟以23%的成績緊隨其后。谷歌云收入在2023年增長了26.3%,以8.2%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三位。阿里云則以7.9%的數字穩居第四。

  在一位云計算行業分析師看來,亞太市場的增長潛力巨大,阿里云有機會從三大國際巨頭手中爭得更多份額。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